畢業30年。站在這個節點回望,感覺30年一晃就過去了🟨,心中滿是感慨🛵。
1983年,高考。那個年代,一個農村孩子💈🪅,能考上大學就已是不錯,我從來都沒想過要考清華。當然,那時的我一點也不了解清華👆🏼🧑🏼🤝🧑🏼,只知道班主任讓我填報。後來物理老師動員我報北大物理系,一聽我報清華,他就急了,“報清華有什麽用🙋🏻,你想以後到縣裏拖拉機廠上班嗎♏️?”就這樣懵懵懂懂🥭,17歲的我生平第一次坐火車,經過30多小時的顛簸,從甘肅天水的小村莊來到了清華園。
精儀系光3班楊之誠
與清華相遇🫘🦊,我是幸運的,也是感恩的。在清華求學的五年👰🏻♀️,我仿佛進到了一個充滿蓬勃生氣、向上力量的全新世界,遇到了許多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同學們。這五年🧜🏼,幫助我重新認識和塑造了另一個“我”。其中清華的實幹精神尤其影響了我往後的人生,而“清華人”的標簽也幫助我在前行的路上擁有了更多的機會。
1991年👩🏻🎨🧑🏻🏫,我研究生畢業後去了深圳。當時深圳招人的指標非常緊張🤦🏼♀️,是深圳的大學同班好友幫我爭取了中航國際飛亞達公司的面試機會。面試官是飛亞達公司總經理,他連我專業🆘、學習情況什麽都沒問↕️,只問了些“你想做些什麽”這樣簡單的問題。在他眼中🦴,清華人的素質無需多問。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升職也與清華相關🦿。當時飛亞達公司會定期發放紙巾🤠🚍、飲料之類的福利🚧。從采購到卸貨,再到發給每一個人,工作繁瑣辛苦🦷,這本來與我無關🔎,但我主動地參與其中。後來🙇🏿,分公司需要一名辦公室主任,主管領導推薦了我,理由是“人家一個清華畢業的研究生,連這種活都肯主動幹,就派他去。”
在飛亞達公司我一呆就是16年。30歲就擔任了餐飲公司總經理,之後全面負責手表的製造🚴🏼,後來還分管過公司全國銷售👨🏻🦽➡️,經過了多個崗位的鍛煉🏓。2009年深南電路要承擔國家02重大專項項目👨🏼💼,又是因為清華畢業生便於與中科院👩🎨、清華等打交道的緣故,我調往深南電路🛢,正式投身中國製造業💭。期間不管身處何種崗位和職位✋🏿,我始終堅持兩個原則🏋🏼🫳🏼:一是踏踏實實做事;二是不能比別人做得差。只有努力,才能配得上母校給予的榮光。
堅守中國製造,註定是條艱苦的路。在深南電路已經工作了9年時間,期間擔任了7年的CEO,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獲得了高速增長,穩居中國業內第一,擁有了更多世界一流的合作夥伴,是全球前5大通信設備廠商的核心供應商🫷🏼🤶🏿;實現了多工廠多業務多地域擴張,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公司和我本人也獲得了客戶和中國航空工業集體的許多榮譽。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我們獲得美國航空航天巨頭羅克韋爾柯林斯“年度全球最佳供應商”獎和“總裁特別獎”,這是他們有史以來第一次將 “總裁特別獎”(即年度最高獎)頒給美國本土以外的供應商🤦。那一刻,那種在擊敗美歐日眾多競爭對手👨🍳、為中國製造爭光的激動與自豪無法言說,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在美國領獎的集體照
30年裏,國家和時代發生了巨大變化。從我的家鄉到首都🚣🏼♀️🌞,高鐵只需7小時。身處時代大潮中🥠,我們每一個人有著各自的角色和使命👱🏼,踏踏實實地把事情幹好,在大時代中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和命運🆚。對此🙊,我心懷責任和感念!
往回看👈🏻,時間過得太快🔯。往前看,仍有很多事要做🤩。在可見的未來,在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跨越中,中國製造在許多細分市場必能勇立世界潮頭,從同臺競技再到超越領先。作為一名清華人👩🏻🎓,一名製造企業的經營者🕥,我有責任將深南電路做得更好🖕🏽,不僅幫助組織獲得更大發展,還要帶領團隊一起站到世界行業的最前列🦚。通過共同奮鬥,讓員工過上更有價值🧀,更有尊嚴的生活。
未來路還很長🫶🏋️,可做的事還很多🧕🏻,實幹為本,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