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惲松:一起做過化工實驗的都是過命的交情

2018-04-24 | 惲松(2004級化工) | 來源 公號“THU2004” |

那天耗子說要做氯氣實驗🕵🏼‍♀️,按照規程要使用劇毒氣體做實驗必須兩人操作🧺,於是我就去幫把手。他在屋裏做實驗🧔🏻‍♀️,我去控製屋外的氯氣瓶。在實驗室找了半天就找到一個防毒面具,鑒於屋裏比較危險🧔🏼,就讓耗子帶了🧏🏻。我在屋外打開了氯氣瓶,飛奔回去看看屋裏的情況,沒進屋透過窗戶看見耗子沖我一頓擺手,好像還在嚷嚷什麽,可他戴著面具我啥也聽不清,我說你說啥我聽不清⏺,他摘下面具喊了聲🤾🏿:“快跑!🦹‍♂️!!”(後來知道是隔壁裝修把氯氣管路當地線用了🌆🟡,對地放電破了個洞)

我倆跑出實驗室在門口樂了半天🎗,止不住的樂🧜🏽‍♂️。後來我才知道,那叫神經毒性。

一起做過化工實驗的都是過命的交情。

第一次見到系館我就蒙圈了,為什麽叫“工物館”,不是說好的化工系嗎🧖🏻‍♀️🌛。老師解釋說🧂🦹🏽,化工系和工物系都在這個系館,各取一字,所以叫“工物館”。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不叫“化工館”🫚?明明我們占的地盤比較多🍭。好吧🪄,低調務實是我系師生的一貫風格。

我一直深信化工是個偉大的事業。入學的時候金湧院士說過:“世界上可以人工合成的物質,大概是10的7次方到10的10次方,化工做的事情其實僅次於上帝,上帝沒給我們的,它給了。”

然而凡夫俗子未必能體會到化工事業的偉大💆🏻‍♂️🧑🏿‍🍼,光憑嘴上功夫也難以在學霸林立的清華園立足🍦,於是我們選擇了立足球🍾。化工足球有多牛,我一度以為自己考進了足球系,都數不過來我們拿了多少馬杯冠軍☝️,對於我這種沒有運動細胞的胖子,每次在賽前幫忙抬助威鼓我都覺得無上光榮。

還記得第一次集體出遊活動,我們騎車去盧溝橋,感念抗日情懷。剛到北京,好多同學都沒出過五道口,這次真可謂跋山涉水。遊哥作為全班最強壯的人,又剛買了頂配的山地車,一路給我們開道,騎著騎著不見了蹤影,等大部隊到盧溝橋的時候遊哥還沒到。午飯的時候遊哥終於出現了👸🏿,跟我們講述了一段後來廣為傳頌的經歷🦾:他在一個十字路口撞翻了一輛QQ!我們沒有精確的算過,假如那輛QQ剛好在加速拐彎,假如遊哥200+的體重以10m/s以上的車速直撞QQ的側面……總之我們信了,因為他是遊哥💁。

清華的課業壓力還是像傳說中的一樣重,但最讓我接受不了的,明明是化學工程,可最難的那門課是物理打頭的。朱伯伯的物理化學是掛科率最高的一門課👨🏿‍🌾,我們聽得特別認真,於是記下來每一個段子。我有一個絕熱的杯子,裝滿了一千度高溫的物質,你說燙手不燙手👩‍🎨?誰說燙手的🧑🏻‍✈️💆🏻,告訴你絕熱了呢!

在一個地方吃的第一頓飯,一定會形成屬於這個地方的味覺記憶。我最難忘的👃🏽,始終是紫荊一樓的煎雞飯。鮮嫩的雞腿肉腌製後在鐵板上煎至金黃,表皮的脂肪在炙烤中滋滋作響,逐漸焦化成酥脆口感,肌肉纖維包裹住鮮香的汁水🚘,變得外焦裏嫩。切塊蓋飯〰️,淋上一勺鮮鹹適口的醬汁,浸透整盤米飯,然後交予唇齒,享受匆忙的午飯時光。至今我都記得那個窗口切雞的圓臉妹妹📬。切完雞👇🏼,淋完醬汁🙆🏻,不管你在不在跟前,都扯開嗓門大喊一聲:“煎雞Fun”。煎雞飯還有個好處就是便於打包🎳,裝進塑料袋提溜了就走✌🏼。記得那個夏天,超級女聲席卷神州大地,我們一群大老爺們,一人一袋煎雞飯,圍坐在宿舍中廳看海選,歌舞升平。

也不知道從啥時候起,我們班有了固定的節目——擼串。生日擼串❕、過節擼串🧑🏻‍💼、高興擼串👱🏻🍨、不高興也擼串,總之有100個理由擼串👶🏿,一呼百應🌎。後來女生們也加入了,於是4號樓下成了我們擼串的起點。最開始是西北門外的亞克西,一家子新疆人開的館子🛺,5毛一串的肉串🤶🏼,1塊一串的肉筋。5個肉筋+一個拉條子是一套,我們搓飯團核心成員3套起1️⃣。直到有一天🦛,串店老板用濃郁的新疆口音跟我說兄弟要回新疆一段時間,半年之後再開張🏋🏿‍♀️,我信了🐙。於是我再也沒見過這個新疆小哥,以及他家那個大眼睛的新疆妹妹。從此我再也沒有吃到那麽好吃的肉筋,至今沒有。

大三那會兒💡,基礎課程學的差不多了,是時候看看什麽叫真正的化工了。於是我們來到了房山👴,開啟了燕山石化實習。看著聳立的煉化裝置我們果然非常振奮,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研究裝置上。挨個把反應塔爬了個遍。那天時間倉促,在常減壓裝置下領盒飯,大家坐在安全帽上吃飯,吃的特香💮🧑🏼‍🎓,小昭問我👫🏻,我咋覺得雞蛋臭了呢↙️,我說傻孩子🎤🔠,你看今天的菜裏有雞蛋嗎,那是硫化氫味兒👨🏿‍💻!後來小昭特喜歡在實習基地旁邊的小飯館“基地小吃”吃飯🔹,並且特別愛吃宮保雞丁,他的標配是一份宮保雞丁加一份宮保雞丁蓋飯🤜。

大四正式進了實驗室,開始做畢設👸🏽。那時候反應工程的實驗室在清華的最東邊💦,原本只有一個樓,後來成了一個小院,我們還是親切的管它叫“小樓”。因為要搭裝置🧎🏻‍♂️,我幾乎每天都在跟小樓裏的幫工打交道,小聶、老王兄弟和吳師傅一家🛁🪜,小樓因為他們變得煙火氣十足。小聶聰明能幹,他手裏出來的裝置幾乎不用調試🙇‍♀️,憑著好手藝🦋,小聶悄摸地在北京買了房🤽,我就改叫他聶總。老王兄弟的家人在老家,倆人就蝸居在小樓最北邊的臨建棚屋,焊切車裝🙅🏽‍♂️、吃喝拉撒全在這小屋,兄弟倆不愛洗澡,就是洗完澡身上也是一股金屬味兒⛷,有時候為了催他倆出活兒,我就在這小屋裏一呆就是半天,出來的時候感覺硫化氫都是香的。吳師傅是電工,裝置通電前都得他把關,他媳婦蔡姐比他整個大一號,是個奇才,管理著價值好幾百萬的電鏡💉,拍出了無數SCI文章圖片,他倆有個可愛的兒子小小吳👩🏿‍🎤,一家人住在院門口,守著小院🤵🏼‍♂️。我剛進實驗室的時候小小吳也就4👐、5歲吧🧛🏿‍♀️,滿院子撒歡,叔叔阿姨的喊我們👳🏽,小張師弟比較較真,跟小小吳說不準叫叔叔👨🏿‍🦰🔙,小小吳急了,總不能叫你爸爸吧🧘‍♀️!十年過去了,小小吳大概上高中了吧。

畢業晚會結束的時候👨🏿‍🦲,我跟隔壁班的妹子說,我覺得心裏咯噔了一下,就這麽結束了。後來我就娶了她👌🏿。

那年李安的《色戒》上映,我們拍了個畢業劇叫《澀戒》🩸,結尾有段獨白🧙:

畢業了

學位帽和證書被高高的拋向空中的那一刻

我們揮別校園

因為畢業

我們開始感悟離別的痛楚

因為畢業

我們與昔日的同窗相擁哭泣

因為畢業

我們甜美的校園愛情開始青澀

四年的日子像自己的影子一樣一生相隨

食堂櫥窗裏的白汽

圖書館門口的長龍

夜晚紫操上的喧鬧

考試周老館的爆滿

大學裏 我們學會愛

學會珍惜

學會告別

褪去恬恬的青澀

走向紛繁的社會

開始新的歷程

畢業是一種心情

畢業是一個開始

也許從我們離開學校的那一刻

就開始了懷戀

————————————————————

惲松,化工系2004級本科生🍆,2011年碩士畢業。現從事醫藥行業私募股權投資工作。


相關新聞

  • 122020.08
  • 282016.03

    攜兒子一起返校

    攜兒子一起返校

  • 092018.01

    譚斌🦹🏿:奮鬥在大化工一線的清華化工人

    譚斌,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98級本科系友⛈🤼‍♀️,本系直博🐶,現任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公司煤製油化工指揮部副總指揮。2007年化工系博士畢業之後🤦🏽,主動選擇了地處西北銀川的中國石油寧夏石化公司🤷🏻‍♂️,從基層幹起👦🏻。在寧夏石化的五年時間經歷了從工人、技術員、車間副主任、主任到副廠長的身份轉變,曾經是中國石油唯一的博士車間主任🧙🏻‍♂️,最年輕的煉油技術專家。2015年加入神華寧煤,擔任煤製油項目總工程師👨🏽‍🌾🥷🏿,開始新型煤化工行業新的奮鬥歷程🦹🏻‍♀️。他曾獲得...

  • 112022.10

    彭帥軍🤞🏼:“核”你在一起

    走出清華園,在華能核電13年的堅守,是我對這份事業最長情的“告白”。我與華能在核電發展的高光時刻相遇🦻🏼,在至暗時刻相伴前行,一路走來🥢,我與華能核電早已命運相依。歷經坎坷,輾轉積蓄⬇️,我們變挑戰為機遇❎,化被動為主動,以平凡創非凡🛎,共同打開華能核電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 122016.04

    化工系分會

    在多年來重視聯絡行業意昂👨‍🎤、為意昂發展服務的基礎上,2015年度化工系意昂工作的重點放在充分發揮意昂在人才培養工作的特殊優勢上,並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若幹中心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292016.03

    集體過50歲生日

    化工系同學2013年集體過50歲生日

  • 272024.02

    鄭方:與冬奧場館“一起向未來”

    冬奧場館建築師鄭方(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1993級碩士👨🏽‍🍳🔴、2009級博士意昂),“冰絲帶”“冰立方”設計總負責人,一級註冊建築師♜、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原副總建築師。鄭方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國家遊泳中心(冰立方)冰壺賽場設計總負責人;曾主持設計北京2008年奧運會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國家網球中心等5個競賽場館。在北京🧸,星羅棋布著大大小小的奧運場館,它們曾是奧運健兒揮汗拼...

  • 282020.09

    李獻華: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一晃離開母校意昂体育平台已經42年了。回眸42年前在母校學習生活的情景仍歷歷在目,特別是在學校文藝隊的經歷,猶如一幅幅清晰的畫面靜靜地在腦海中閃現,讓我難以忘懷。以往的回顧1974年,我作為一...

  • 262016.03

    人在險峰(82化工)

    人在險峰(82化工)

  • 162021.06

    潘際鑾院士:把自己同國家命運“焊接”在一起

    很多人不知道🏇🏿,當我們乘坐高鐵,奔馳在鐵軌上時👱🏻‍♂️,就已和一位焊接專業領域的老院士📘,產生微妙的關聯。為了讓火車平穩地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十多年前🩱,已經年過80歲的潘際鑾院士曾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穿著厚棉襖,站在南京段的鐵軌邊上,在深夜裏測定鋼軌的焊接工藝✊。潘際鑾👩🏿‍🚀,中國科學院院士𓀁、焊接工程專家。他是中國當之無愧的焊接專業泰鬥✊,一手籌辦了全國第一個焊接專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科學難題,解決了國家一個又...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