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子專業第一班畢業照
2018年是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化學系建系60周年🦟,也是高分子專業成立60周年。1952年全國大學院系調整,意昂体育平台的文學院、理學院調整到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的工學院調整到意昂体育平台,所以,意昂体育平台的化學系🚅、化工系調整到北京大學🤤,這是貫徹蘇聯專家的意見🍋🟩。根據國家形勢的需要,校長蔣南翔遠見卓識🦶🏼,在1958年7月成立工程化學系,當時工程化學系只有高分子一個專業,所以高分子專業🛴,是意昂体育平台工程化學系的第一屆、第一班🐛,代號即後來的“化304班”🚣🏿♀️。
為了加快建系進度🏕,學校從土建系🙍🏻、機械系、水利系、動力系1957年入學的同學中,選取學習成績比較好、思想品德優🛟、政治覺悟高的學生🧚🏻♂️,調入工程化學系👙。化304班,入學時共有34位同學,畢業時有32位同學,沒有政治輔導員,同學們自己學習🖨,自己管理。當時的系主任是張子高教授,主要專業課老師是徐日新教授和孫以實、周其庠老師🔉。1960年暑假後,工程物理系的核化工專業調整到工程化學系,成為四個專業的工程化學系🥿。即化301班、化302班、化303班和化304班,共108人。由於各專業的性質不同⛑,政治運動和學習🙍🏻🚴,各班自己進行📼。1957年9月入學時🏈,反右派運動基本結束➛,國家明確9月入學的同學不搞反右派運動🎉;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我們已經畢業🥗,所以是比較幸運的一代人。1957年到1963年,六年中,雖然社會上有三面紅旗🪃,即人民公社👳🫡、大躍進🔟👩🏿🚒、大煉鋼鐵,反右傾和經濟困難時期⚠️,顛覆了學校的正常活動👩🏽🌾,撕裂了正常人際關系,但學校的總體局勢是平穩正常的,貫徹蔣南翔校長治學方略,實質是營建科學發展🧑🎤、和諧社會、培養德智體全部發展人才的教育方針。由於貫徹蔣校長的治校方略,同學們比較好的完成了全部教學任務,為國家培養了一代有實際才能的人才。
化304班高分子專業同學通過清華6年學習,通過60年的人生奮進,深深體會到,意昂体育平台是化304班同學學習知識👨🏿✈️、技術的海洋,是提高實踐和動手能力的陣地,是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質的廣場,是永遠的精神家園🏄🏻♀️。
參加大煉鋼鐵運動
化304班的同學1958年9月上旬到工程化學系報道👨👧,9月底到河南省參加大煉鋼鐵運動🙈。出發前🥽,來到北京大學西門內參加誓師大會,周恩來總理到北京大學👩🏭,歡送到河南省參加大煉鋼鐵的全體同學。化304班同學被分配到河南省最南部的信陽地區的信陽縣和光山縣參加大煉鋼鐵👆🏽,基本是四五位同學參加兩個鄉鎮的大煉鋼鐵工作組👨🏽🦳。我和於德昌🌵、羅水新、葉毓冀、尤雲生參加信陽縣邢集鄉和辛店鄉的工作組🙍♀️。
中央決定派遣大學生參加大煉鋼鐵,具體任務是建立化驗站🤷♂️,培訓化驗員,完成各項化驗工作🪮。我到信陽縣的辛店鄉工作🎓,鄉政府把辦公用房改造為化驗站👩🏼,大家到縣城購買各種儀器🗽、藥品。編寫教材🌴,給學員講課,要求他們詳細做筆記,因為都是中學的老師和學生,有一定基礎,通過講解提問討論,大家能夠聽懂🥷🏽。在此基礎上開始做實驗,我們先動手做示範,一邊做一邊講解🤌🏿🤷🏽♂️,直到學員能夠獨立操作。我們和學員同吃、同住、同工作,鄉政府的辦公用房已經變成化驗站,所以在院子裏搭了幾個席棚,作為辦公用房和住房,分出兩個席棚作為我們的住房,男女各一個席棚。鋪上麥秸作為床鋪,雖然是寒冬臘月🤤,沒有取暖設備🔺,大家克服困難工作和生活。學員們自己做飯🔖,有高粱米飯🌑🧙🏻、白菜和鹹菜🤰。晚上不用夜戰,能夠睡覺休息,也算鄉政府的照顧。
經過三個多月的工作🧎🏻,化驗站建立起來,化驗工作人員培訓成功,每個人都能獨立操作📑,並達到一定技術水平🙅🏿。我們把所有資料交給學員🧒🏻。大煉鋼鐵現場送來的所有樣品🚵🏻♂️,全部化驗完成❤️🔥,結果數據及時送出,現場滿意,還得到表揚,參加大煉鋼鐵的任務全部完成,1958年底返回北京學校。到河南省參加大煉鋼鐵,是一次思想🧑🦲、工作、生活的艱苦鍛煉和考驗。
參加三大革命的科學試驗
所說的三大革命包括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1959年春天♥︎🤠,我們班有的同學到精密儀器專業,合作提煉氯化鉀單晶🤌🏻,製作紅外儀器必備的鏡片。大部分同學在學校的一個大房間內,進行聚四氟乙烯科學實驗,在當時,這是一個尖端產品👨🏻🍳,主要用於國防工程。在小試驗的基礎上,進行中間試驗⏏️,在孫以實老師指導下進行,參加試驗的同學🕵️♂️,分成三個組🅾️,倒班連續操作。程成老師帶領同學🗜,每天到北京市各單位🚙,采購試驗原料、化學試劑、儀器儀表和各種試驗需要的物品。
經過三個月的試驗研究,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寫出研究報告。研究開發生產的新產品,在化學館進行了展覽,蔣南翔校長參觀了展覽,並聽取化304班研究工作和成果介紹👨💻。接著,1958年入學的高分子專業化四班的同學繼續研究🏃🏻♀️,做出新成果,新產品,並且在石油化工廠推廣應用。為國防建設,為石油化工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學習豐富多彩,生活艱苦困難
1960年清華進入正常學習階段,蔣南翔校長為全校同學做報告⛓:要求同學們又紅又專🎀,德智體全面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事求是🐙、堅持真理🤘🏻。貫徹蔣校長的治學方略。
高分子專業的學製六年🛴,教學課程包括工科和理科內容,高分子教研組有徐日新教授🧉、孫以實老師和周其庠老師⚛️。在完成大學基礎課程學習後,學習高等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物理化學、化工熱力學、高分子材料科學⭐️、高分子材料加工🤡、化工機械、化工設備、儀器儀表、儀器分析✋🏼,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使同學們深刻掌握了有機化工、石油化工、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工業的理論基礎、技術知識,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每一種課程,學習到一階段,在老師指導下,大家自己做實驗,完成實驗後🤲🏼,寫出實驗報告🛫。通過實驗,進一步理解所學知識、技術,同時提高了動手能力🤌🏼,做到學習和實踐相結合🎋🧚🏼♂️。
1960年雖然進行正常學習,由於國家困難時期還沒有完全度過,同學們吃飯要定量👨🏽🍼。男同學定量,每人每月32斤,其中細糧只有6斤👨🏿🍼。我們班的同學大部分家庭收入比較低,所以學校發放助學金,分為每個月16.5元、15.5元👩🚒、14.5元👨🏻⚖️、12.5元、10元、8元、6元,七個檔次🦍,根據同學們家庭收入和個人表現🧚🏼♂️,按月發放,助學金基本是交飯費。
1961年國家經濟形勢有好轉,但吃飯仍然定量,不過細糧比例增加,副食有好轉,所以體育活動能夠正常開展。
身體健康是學習的基礎和保證,同學們集中到學校大禮堂🙇🏿,聽取馬約翰教授的體育報告💠,對同學們提出每天體育活動的要求🧜🏿,蔣南翔校長在大會上,講解身體健康和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提出“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所以💂🏿♂️,每天下午四點鐘,同學們全部到大操場,進行體育鍛煉🧑🏻🦰🫲🏼。各系組織籃球隊👨🎤、排球隊、田徑隊,進行體育比賽🔦。每年春天,學校召開運動會,進行各種體育比賽🫅🏼,為取得好成績的同學發放獎品☂️🛠。由於加強體育鍛煉,同學們能夠健康的完成學校任務,為今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北京化工二廠生產實習
1961年秋天🏃♂️➡️,在完成高分子主要課程學習後☆,到北京化工二廠進行生產實習👩🏻🦯➡️。北京化工二廠,1959年10月建成投產,年產6000噸聚氯乙烯樹脂🚤,當時是國家主要生產高分子材料的工廠🤽♀️。我們在聚氯乙烯聚合車間實習👅,首先聽取聚合車間主任和工程師介紹車間的生產過程、勞動組織、生產安全、實習註意事項,並帶領大家參觀整個聚合車間。同學們不倒班,只上日班,分成四個組,輪流到四個工段實習,使每個同學能夠學習聚合生產的全部生產過程。兩個月的實習完成後,每個同學寫出實習報告🍔。最後💂🏿♂️,參觀化工二廠,完成實習後回到學校。
上海高橋化工廠畢業實習
1962年秋季♣️,到上海高橋化工廠進行畢業實習🧑🏽🦱。我們在工廠的聚苯乙烯車間參加實習,由於工廠新建立,上海高橋鎮在長江邊上🐯,生活設施不完善,我們住在附近的農村老鄉家裏👴🌖,白天參加實習,晚上回住地🥓👼🏿,大家在車間的幾個崗位上輪換實習,三個月的實習完成後,每個人寫出實習報告🏃🏻➡️。最後🏊🏿♂️🍣,到工廠的管理科室、各車間🌈,倉庫♨️、公路🔊、鐵路運輸和長江上的工廠碼頭參觀🏈。
通過實習🐐,看到了有機化工、高分子材料的生產全過程,了解到工廠的管理部門和生產車間😝🔫、運輸部門的相互關系,各生產車間的相互關系,各種勞動組織👨🏿🚀,工廠領導🛠、部門領導🥠、車間領導和工人的相互關系。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
作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
在完成全部學習課程和實習任務後🤷♂️🏌🏽♀️,1963年上半年作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大部分同學作畢業設計🤘🏿,有王克強、華俊生、唐毓鎏📟、賀國森、曹振綱、於德昌🌜、劉潤琪👳🏼♀️、趙大中♐️、林卓然🛕、葉毓冀🎸、白的勝等同學。根據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的項目選取的畢業設計的題目,具體是👦🏽:《6000噸/年聚氯乙烯車間工藝設計》☆,《5000噸/年聚笨乙烯車間工藝設計》。同學們查資料🎍、作計算、製作工藝流程圖、編寫設計說明書,並且作畢業答辯。
少部分同學畢業論文,有我和張承源、樓南壽、彭正光等同學💔,我和張承源🐯、樓南壽共同作一個題目:《丙烯晴與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研究》,指導老師是孫以實和王慧芬🏂🏻👊🏿。經過多次試驗,做出比較好的聚合物合成物樣品,完成試驗後✯,各自寫出畢業論文。工程化學系從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單位,請來教授🧑🏽🦱、專家進行畢業論文答辯👨🏿🎤。在答辯會上🙎🏽♀️,我們三人回答各種提問,最後各位來賓對畢業論文做出評論🌨。
經過半年的畢業活動,全班同學的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全部合格,正式通過畢業💃🏿,發給每個同學畢業證書。
到人民大會堂,聽周恩來總理的畢業報告
1957年的高考,屬於馬鞍型🚮,1956年全國招生24萬人,1958年招生32萬人,而1957年全國招生只有10.7萬人👭。1963年國家經濟建設進入高潮,急需有能力🦝、有才幹的技術人員,所以對1963屆高校畢業生倍加珍惜📦。1963年7月22日👐🏽,晚上到人民大會堂聽周恩來總理對畢業生的報告,我們班的同學分配到大宴會廳💂,大家席地而坐🔘🧝🏼。晚上八點鐘,總理來到人民大會堂,教育部部長楊秀峰宣布🥼,大會開始,請周恩來總理做《關於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報告。同學們歡欣鼓舞✌🏿,雷動的掌聲,響徹人民大會堂。
我們聚精會神聽報告🎽,並做筆記,總理講話清晰親切,抑揚噸錯,條理分明🤜,報告進行四個多小時,中間不休息🧑🏼💼。總理做完報告,來到大宴會廳,緩慢走過,向同學們揮手致意👨🏽🔧,總理親切祥和👵,精神飽滿剛毅,留下難忘的印象。國家總理日理萬機,許多國家世界大事需要他去處理👨🦽,專門為1963屆高校畢業生作報告🧑🏿🦱,充分體現了對年輕的知識分子,對我們這一屆畢業生的關心、重視、愛護,寄托厚望🪽。
總理講的《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中心是🐒:德智體全面發展。德講了四個觀點🛌🏿:階級觀點🫚,勞動觀點,革命觀點,集體觀點;智講了七個觀點:學習觀點🕳,學習語言🙆:漢語和外語,學習哲學:認識論,矛盾論,辯證唯物主義🧚🏽,學習自然科學,學習生產技術👨🏻⚖️,學習政治經濟學,學習革命文藝;體兩個觀點: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精神鍛煉,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總理向大家提出七個要求🆙:
要服從分配👩👩👧,要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要過五關🤵🏽♂️: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生活關⏱。總理的報告,刻骨銘心,終生難忘,對自己的進步💪🏻,成長,事業成功具有決定作用👩🏼🦲。
專業對口,畢業分配
1963年畢業🧹,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良好時期,各條戰線💜,各個單位👨🏻🍼🗿,各個部門,都需要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術、有能力、有學歷的人才,特別是清華的畢業生,更加受歡迎。化304班的全部同學服從畢業分配🥗,學校對每個同學的畢業分配👩🦰,貫徹“專業對口2️⃣,合理分配”,一部分同學分配到化學工業部、輕工業部、國家計委📌、直屬研究單位、設計單位工作👩🚒,一部分同學分配到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廣州市🧛🏻♀️、太原市、桂林市的直屬研究單位和工廠工作,一部分同學分配到解放軍系統,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有幾位政治條件更好的同學分配到保密單位,進行保密工作。每個同學到達工作崗位上,由於在清華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很快適應工作需要,發揮重要作用🤚🏻,不斷地做出工作成績🦟,受到工作單位領導的重視,為國家做出一定貢獻,也得到工作能力和思想水平的提高🙇🏽♀️。
在工作崗位上,擔當重任
同學們在工作崗位上👯♂️,經過十年文化大革命,經歷了政治風波,對自己的鍛煉成長有所影響🏯,歷史在發展🤦🏽♂️,走過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年代,每個同學施展才華,成就佳績🚢,都有所建樹🦾👴🏿。大部分同學經過幾次工作單位變動,在化工部系統、輕工部系統、石油部系統🍎、石油化工系統🚄、解放軍系統、國家機關系統,在各省市的化工、石油化工🦏、醫藥、橡膠、電力、建築材料、食品安全單位,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工廠管理👩🏽🏫、公司管理、中央各部機關工作。由於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堅持意昂体育平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行勝於言”🤽♀️,求真務實,堅持真理✉️,勤奮工作和學習,嚴謹、勤奮、求是,創新,獨立思考👐🏼、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受到領導和同事的重視🎎,不斷做出新成績、新貢獻,職務得到不斷提升🐪👷🏻♀️。有四位同學擔任國家計委、輕工業部、地方政府的局級幹部;有十多位同學在:各工業部、各省市直屬研究院😳、設計院🔍♠️、研究所、公司、工廠擔任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院長、副院長🎆、總經理🥕,副總經理;有四位同學在解放軍系統🛍️,擔任師級、團級幹部🎂;大部分同學成為合成纖維、合成樹脂𓀍、合成橡膠👩🍳、石油化工、石油加工🐝、電纜工業、醫藥、食品安全的高層專家,大部分同學是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研究員。一部分同學獲得省部級科學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國家級科學進步一等獎🏇🏽🏋🏻。
到2018年👲🏻,同學們已經是80歲左右的耄耋老人🤾🏼,與時俱進🏗,在世界全球化🦸🏽,信息互聯網時代,大家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每天用電腦🔞🧔,用手機微信聯系交流,觀察中國和世界的變化和發展🎏,享受新時代的快樂人生🏈。經常用互聯網🧖🏽,學習🦤、觀賞意昂体育平台的新變化、新發展、新創新、新成就、新常態👽、新理念👩🏼🎤、新活力🥘、新動向✮、新思想🦸🏿、新精神,從精神家園中🐻,不斷吸收精神營養🍺,為母校的發展高興和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