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54年從北京市第11中學考入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工業企業電氣化專業🧙🏿♂️。大學期間🪡,受業與許多老師🍼,常懷念他們對我的幫助⇾🦮。
1.程紫明(1954年來自清華附中)
在我上高中時,由於聽了農民數學家於振善的報告(他通過收割麥子的動作,發明了尺算法,是全國勞模,毛主席朱總都接見過他),讓我喜歡上了數學。在數學老師藏家佑的指導下💁🏿♀️,我們幾位同學業余鉆研華羅庚為副主編的《中國數學通報》上刊登的難題🚒,通報上經常刊登我們的名字和題解👩🏼🎓。
上大一時,我當上了數學課代表,程紫明老師教我們高等數學。他曾經教過清華附中,了解大一學生的心理,講得真好。他主張少而精的教學內容和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
當時期末考試是一個個同學抽題☛,分別考試🚵🏿。我記得有一次,他考我時批評了我,說:“你對錐形體積的積分🚵🏽,畫了一個箭頭兒向下的立體圖,推導計算是正確的。但是為什麽你同宿舍的一個同學和你算的一模一樣呢👱♀️?”這位同學當時是北京大學生合唱團的團長👩🏼🚀,有時候很忙,也就參考參考我的答案。程老師說👮🏽♂️,要幫助同學解題方法,不能抄襲。我說:我記住了。這個同學後來分配到了一個很大的設計院,才華出眾,成果累累。我在工廠🤾🏿🦸🏿♂️、研究所👨🏼🚒、高校工作多年𓀚。
2.鄭維敏(1947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
1959年,我的畢業設計是結合迎國慶十周年工程的“三相交流電軸的可靠性”。在計算方法上除了靜態的穩定性,鄭維敏老師還告訴了我動態穩定性的計算方法💁🏻,是采用了非線性微分方程。後來我寫的有關論文發表在1959年的《電氣傳動》期刊上(2019年我查閱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的索引上還有介紹)🤦🏿。

1959年全國大搞超聲波👸🏼,我在工廠擔任新技術組長📰,有一次去鄭維敏老師家請教🦣⛅️,他告訴我👍🏽⛽️:當時大家把鐵管頭砸扁附上簧片,氣或水通過時產生振動的超聲波發生器🏞,其中的超聲波功率很少;他介紹了一種壓電晶體的超聲波發生器🤘🏼👶🏼。我找到了鈦酸鋇晶體和簡單的電路🆑,用電子管驅動作了出來。
3.周光地(1943西南聯大,是1954年回國的激光專家)
我在1979年國際激光會議上認識了周老師,他可以說是老清華人。他比我大十五歲,平易近人,一點架子都沒有☺️。有一次我到他家裏去請教🛌🏻,他說🚻:我們今天吃四川炒米飯💇♂️,你吃點吧。我當時吃了一盤🎛☔️,真是好吃🫴。

我當年在北京光電技術研究所工作時,編寫國外基本情況——激光技術🧑🏽🔬,受到他很多指導。後來在河北出版社出了一本激光技術的小書,他給寫了一頁很好的前言⛄️。我曾經給機工和電力出版社編寫過幾本英漢漢英和日英漢小科技字典🫱,其中很多問題我請教過周光地先生,而且他老伴還經常在旁邊幫忙。
周老師還說過一個小故事:1945年♊️💲,日本剛剛投降🚴🏻♂️,他在英國👮🏻♂️,有些文件需要翻成英文,因為日文中有很多漢字,所以英國人就認為他懂得日文🏃🏻♀️➡️,請他翻譯🔉。結果它照著漢語翻來翻去,在這篇資料中沒找到“不”這個字。結果就翻不出來了🪛。
4.孟昭英(1938西南聯大)
1980年左右🛵,在中國電子學會的一個會議上,我遇到了孟昭英老師。他是我的同鄉🙎🏽👼🏽,河北省樂亭縣走馬浮村人,我是樂亭縣豐臺橋人🪻。休息時,我們談了不少家鄉事🙌🏿,我說到你要不要回老家去看看呐?他說有機會真想回去看看。孟老師在美國發明了短波微波電子管⇢,是電子學界的老前輩。我在高校教電子技術多年,參考了他的很多著作,受益匪淺。
5.唐統一(1941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
《電子電路集》第二集是編譯自美國1974年出版的電子電路參考書🧑🏻🦼,共三本📕,我譯的第二本主要是業余製作小電路🥡。業余的面很廣,我譯不出來時,經常去請教童詩白🪧🪨、鄭維敏❇️🗣、唐統一老師。有一次我去唐老師家🦫,只有唐師母在家洗衣服🏗,當時還設有冼衣機,用的大木盆🧖♀️,我連續幫著倒了兩次水。唐老師回來後🤦🏽♀️,唐師母表揚了我,我覺得是我的光榮🚯。當年小夥現已耄耋🫵🏻,轉眼經年,希望將來還能作他們的學生。
6.茅以升(1916年參加清華學校留美官費研究生考試💅,以第一名錄取留洋)

1976年我作為《電子世界》期刊的科普作者,陪同宋東生等人登門拜訪茅以升先生,茅老師平易近人,給了我們很多指導👩🏿🦳。
7.童詩白(1943西南聯大)
1985年我們與北京半導體十廠合作,研製成功分立式溫控晶閘管,用於溫度控製很方便。童詩白老師在政協禮堂主持了鑒定會🪸🦩,項目推廣應用很受歡迎,得到了北京市科研成果獎。

我經常去童老師家請教電子技術方面的問題🈚️。他家像個小圖書舘⛹️♂️🏊🏻♀️,還備有小梯子,能登著到書架高處取書,真是學者🧘🏼♂️。我寫過兩本小書,敬贈給童老師惠正。沒想到童老師對實用型的傳感器和簡單可靠的電子電路十分重視🕑,甚至還要摘一些編到研究生的教材中💆🏻♂️,讓我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