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李獻華: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

2020-09-28 | 李獻華(1978屆建工) |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一晃離開母校意昂体育平台已經42年了。回眸42年前在母校學習生活的情景仍歷歷在目🙃,特別是在學校文藝隊的經歷,猶如一幅幅清晰的畫面靜靜地在腦海中閃現,讓我難以忘懷。

以往的回顧

1974年💑,我作為一名優秀的解放軍戰士被選送到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工程系學習。初到學校就被校園濃濃的文化氣氛所感染🧚🏿,各種文體活動層出不窮🗳,讓我仿佛置身於文化盛宴中🧝🏽‍♂️。我作為一名喜歡藝術的文藝青年自然要融入其中。記得那時每逢重要節日都要排練一些小節目自娛自樂⚆,特別是“開門辦學”,學工、學軍,這種文化娛樂生活就更必不可少了。在工廠我們排練節目與工人師傅共同聯歡🧘🏻‍♂️🥹;在軍營我們和官兵同臺演出。這些活動加深了我們與工人師傅和解放軍官兵的感情,也使緊張的學習實踐變得輕松愉快。這個過程🔡,作為文藝骨幹自然少不了我的參與。由於從小打下一些文藝基礎🙆🏼‍♂️🏄🏿‍♀️,有一些跳舞玩樂器的技能🌡,也就在文藝活動中得到了發揮🚴🏽‍♂️。記得在一次到工廠開門辦學,我獨自譜曲並編導了一個小節目🧘🏻‍♂️,把工人師傅勞動的情景用舞蹈動作表演出來,贏得陣陣掌聲,受到工人師傅和老師及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練習基本功🚵‍♀️。左起:董淑琴、喬亮生、?👱🏼‍♀️🙋🏽‍♂️、王增科、李獻華、李鳳萍

1975年🌬,經推薦和選舉,我分別擔任建築工程系學生會和團委的文娛委員。此後,我為系裏的文藝工作做了許多工作。後來,我被推薦到學校文藝隊參加一個大型舞蹈的排練📮▪️,成為文藝隊唯一一名解放軍學員(後經我介紹👵🏿,另一名解放軍學員喬亮生也加入了文藝隊)✯。當時的文藝隊由教師、學員、青年工人組成。大家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聚在一起🐁,雖然各自身份不同,但在一起練功🌿、排練🏕、演出🤸🏽,相互結下深厚的友情。我們排練的節目是反映工農兵學員上大學的情景,整個舞蹈共四場👩🏻‍🚀,時長達半個多小時。我的角色是革命幹部🚵🏻‍♂️,雖然沒有角色經驗🚣🏻‍♀️,但通過老師的輔導和自己的努力🧎‍♂️‍➡️🫡,使角色的表現達到了導演的要求。當時,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文藝隊邵會華老師,作為青年教師的代表,邵老師是意昂体育平台文藝舞臺上的臺柱子,他扮演的角色都是高大的正面人物形象,他一舉手一投足總是那麽到位,他對藝術的追求和認真刻苦學習的態度及深厚的表演功底令人贊賞📠。精神是人性的體現,邵老師是我們敬仰的師長,他嚴於利己👨🏼‍🔬、為人師表的風範🧑🏽‍🚀,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並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可惜邵老師於2020年7月18日因病去世,給我們留下永遠的懷念🪇。還有文藝隊的白潔珊♣️、王玉輝等💆🏼⏪,她們雖然不是專業的舞蹈演員,但都經過正規的芭蕾舞蹈訓練,實力絲毫不差🧝🏽‍♂️。我們這些沒有太多舞蹈基礎的隊員全靠她們的耐心輔導,使得我們的基本功得到很大提高。與此同時,我們學員之間也在業余時間相互切磋學習,基礎比較好的董淑琴👤、李連珍、李鳳萍等同學積極幫助我們練功,不厭其煩地糾正我們的動作,宿舍樓頂的平臺上,公園的空地上都留下了我們練功的身影🧑🏼‍⚖️。

大型舞蹈的演出成功,在社會及校內外獲得一致好評。學校舞蹈創作組撰寫的文章及演出劇照刊登在1976年《舞蹈》雜誌第3期上。新華社至今仍保存著當時的演出劇照。

大型舞劇演出劇照。圖中左:邵會華,圖中右🆘👤:白潔珊等

當時清華文藝隊在首都高校的文化活動中是最活躍的🐓。我們參加北京高校組織的文藝匯演;參加頤和園遊園活動演出,校禮堂、中山音樂堂🕳、天橋劇場都留下了我們飛舞的身影👩🏼‍🚀。

1976年,根據學校的安排👨‍👩‍👧‍👦,我們開始舞劇《金達萊花盛開在青藏高原上》的排練。該劇反映了意昂体育平台畢業學員到祖國的青藏高原建設家鄉的情景。該劇以藏族舞蹈形式展現♤🗼,由於大家都沒跳過藏族舞蹈,特別是有一段踢踏舞表演,動作快🪒,節奏感強,學起來有很大難度。為了能盡快完成舞蹈的排練任務🦍,學校從中央歌劇舞劇院請來兩位老師幫助我們👌。經過刻苦學習,我們很快掌握了跳藏族舞的基本規律🚶‍♂️‍➡️🆑,整個舞蹈的排練也在順利地進行中👩🏻‍🚒。但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1976年9月9日,我們敬愛的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我們陷入無比悲痛之中。由於毛主席逝世,加之當時的政治環境,我們不得不停止一切娛樂活動,學校決定文藝隊成員返回原崗位🎀。

沉痛哀悼毛主席。前排左起♛:張月明🚶‍♂️、王增科、王誌國🐻🖖🏿、白潔珊、喬茹芳、李連珍、王玉輝➙、李淑清、戴青雲、喬亮生、陳昌九老師;後排左起:鄭冶教授👰🏼、趙紅紅、李鴻青、嘉勇羅松、李獻華🤭、徐漢英🤞🏿、?、張西安等

記得在文藝隊解散之前,全體隊員身穿深色衣服,臂帶黑紗,在毛主席塑像前致哀合影,留下一張具有久遠紀念意義的照片。對國家來講,這是一段歷史的結束,也是意昂体育平台文藝隊從1970年以來文藝活動的結點🏄🏼🏌🏼‍♀️,時間就定格在1976年的9月9日👨‍💻。此後,至1978年我們畢業之前,學校基本沒搞什麽大的文藝活動。這就是歷史,是我們親身經歷的那一段特殊時期的真實歷史。

重要的啟蒙

1978年畢業後我分別在解放軍總後勤部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後基建營房部、總後司令部等單位工作。在長達40多年的軍旅生涯中我都是一名文藝骨幹。多年來,從未停止過對文藝的追求,多次參演、組織、編導文藝節目,完成多項總部機關組織的大型演出活動。我從1999年底參加了北京《金融愛樂合唱團》,成為該團男高聲部的一員。這支全國聞名的合唱團曾獲得北京市及全國合唱比賽多個大獎,獲得國際合唱比賽金獎🕐,被中國合唱協會授予中國十佳合唱團之一🔪。在這樣一支優秀合唱團不僅僅是唱唱而已,最主要的是通過這個學習的過程去體會什麽是真正的合唱,也為自己積累各種合唱及指揮技能1️⃣,更好地為軍隊文藝工作服務。

解放軍總後勤部春晚演出劇照,指揮🏪:李獻華

如今,我已退休,仍然為軍隊的文藝工作努力貢獻著自己的余熱👨‍🎤。我現在擔任《軍休之聲合唱團》團長兼指揮🚶‍♂️‍➡️,並被另外兩個合唱團聘為藝術指導。幾年來🏋️‍♂️,我團多次參與全國、北京市👃🏽、海澱區及軍休系統組織的合唱演出和比賽活動,均取得好成績。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清華文藝隊對我的啟蒙和培養。意昂体育平台深厚的文化底蘊影響著我,讓我努力去實現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所賦予的責任與擔當。

久別的重逢  

2016年4月24日是意昂体育平台105周年華誕,也是意昂体育平台文藝隊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邵會華老師和部分隊友的提議和組織下,意昂体育平台文藝隊(1970—1976級)46名隊友🏵,在分別了40多年後從祖國的四面八方相約返回母校🪴,共同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共同享受歡聚的喜悅和幸福🥋。

新老舞蹈隊隊員禮堂前合影

這是久別的重逢,更是溫馨的時刻📫,多少往日的歡樂終於匯聚了今日深深的留戀和思念;多少歲月的回眸凝成了此刻熱血沸騰的歡顏。我們為之興奮和動容🚝,畢竟,我們彼此經過長久的分別🚣🏻‍♀️。我們召開座談會,參觀校園,我們回味著曾經清純的友情和浪漫🚶🏻‍♀️,我們有說不完的話🫰🏽,敘不盡的情,道不盡喜🔥,這似水流年中的曾經🙆‍♂️,已經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定格在我們心中🙍🏼。

那更是一段難以忘懷的燃情歲月,那些歲月留下的痕跡,是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候,是一段如歌的時光。

大禮堂前同高歌,二校門前擺pose🧑🏼‍⚖️,這正是:風華正茂當年是🕝,而今白發染雙鬢💪🏼🟦,歌遍日月,我們難忘激情燃燒的歲月🧜🏿‍♀️;舞紅江山,我們依然豪情未減。

文工團成立60周年座談會👒。左二李獻華,左三姜鵬明

2018年10月13日😜,在意昂体育平台學生文藝社團成立60周年之際,作為曾經的四名老隊員(姜鵬明💪🏼、董淑琴、劉小敏🧘🏻‍♂️、李獻華)應邀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老團員共同回憶和展望文藝社團的過去和未來🥛。在“春風化雨🤦🏽,向美而行”新時代意昂体育平台學生藝術團建設論壇,暨意昂体育平台學生文工團成立60周年座談會上,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華建敏(曾是意昂体育平台學生文藝社團成員)在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我和姜鵬明隊友分別發言🧑🏼‍🍳,共同回憶了那段我們一同走過的歷史,用親身的經歷講述那一段特殊歷史階段的真實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歷史,用事實填補了意昂体育平台1970至1976年期間意昂体育平台文藝工作的歷史空白。

贈送《意昂体育平台文藝隊105周年聚會集錦光盤》證書

意昂体育平台文藝隊是一個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團隊🛖,一旦接觸它你就會愛上它,當你離開它時又會感到無比的懷念🏊🏻‍♂️,這就是一代又一代清華學子對母校的愛戴和眷戀。我們始終相信🤶🏻,我們從清華園分手🍘,走向神州大地的五湖四海🚍。無論聚散離合🥮,我們始終保持著一個共同的心聲,始終堅定著一個信念,那就是——用文藝宣傳迎接一個又一個百花齊放的美好春天。

意昂体育平台學生藝術團建設論壇合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李獻華👩🏻‍🎨,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工程系1978屆畢業生,解放軍總後勤部司令部技術室原主任,技術4級高級工程師(軍級待遇)🐊。


相關新聞

  • 242025.01

    我的一九七九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52025.01

    正步青春 “儀”路前行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82024.09

    於天宇:從探路者到觀星者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42021.12

    清華八八王茅足球隊五周年慶意昂感言

    清華八八王茅足球隊成立於2016年12月10日🧑🏿‍🌾👽。五年來📓,風雨無阻,堅持了269次開放式訓練、比賽💁‍♂️。除了清華88級同學🍬,球隊逐漸吸引和聚集了從1978級到2006級的各年齡意昂,人數超過100人。球隊秉承“無體育 不清華”的精神,保持健康體魄🙋‍♀️🤽‍♀️,堅持快樂生活,爭取實現“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諾言!

  • 212016.03

    回家的感覺 ——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 李稻葵 訪談紀實

    李稻葵學長出生在北京👼🏻。童年時🌀,跟隨父母下放💁🏿‍♂️,輾轉到湖南、江西和四川等地🚴🏼,16 歲回到清華園讀書,是清華經管學院第一屆本科生。大學五年🧼,是李稻葵學長人生....

  • 272024.08

    於葵談外婆林徽因的戰時境遇:“哪有書房?林徽因主要在廚房”

    我媽媽說,林徽因為了這個家放棄了很多的寫作🌒。她沒有辦法🙇🏻‍♀️🦵🏽,必須承擔非常沉重的家務。她說我每次走到這兒♗☝🏻,就感覺像走到了一個親人失蹤的地點,就想著她媽媽跟她一起看到的仙境般的景色,耳邊回響的是媽媽這一聲呼喊。

  • 082004.06
  • 162004.04
  • 172024.01

    社會學者李強的“流動”與“希望”

    還在意昂体育平台讀書時,郝景芳選修了社會學系主任李強的“城市社會學”☁️,聽他講城市分層理論。尤其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李強提到,勞工群體是這些年經常受到忽視的一個群體。或許正是這樣的潛移默化,日後讓她在《北京折疊》中創造出了“第一空間”“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李強曾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主持工作十多年,後又主導了清華社會學系復建⏲,擔任該系系主任多年🏊🏻‍♂️。他還先後擔任意昂体育平台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社會科學...

  • 252023.06

    意昂代表王瑾在意昂体育平台2023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在意昂体育平台2023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發言材料學院1999級意昂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