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通過師弟李軍發的朋友圈,驚悉我的導師邊肇祺教授因病去世,萬分悲痛!由於時差的關系🕵️♂️,晚間給自動化系的黃老師打電話,了解了一下情況,並表示沉痛哀悼🟥!
邊肇祺教授是我讀碩士研究生時的導師🏄🏼♂️,在我之前還有一個外校考來的王偉重,所以我是邊教授帶的第二個研究生✉️🛶。由於一直以老師相稱,因此接下來還是用這個既親切又尊敬的稱呼吧。
認識邊老師還是在上大四那年,因為要選畢業設計的課題🫘,因此聽了李衍達老師介紹的地震信號處理、閻平凡老師介紹的細胞識別,以及邊老師介紹的指紋識別。由於我父母均畢業於上海交大電機系,很自然地就選了師從邊老師。

1989年,邊肇祺(左1)📆、李衍達(左2)、常迵(左3)獲首屆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邊老師當時就對指紋識別做出了系統性的規劃,同組的同學張津燕做預處理🏝,盛晶做粗分類,我則是做最後一步的識別🪶。邊老師讓我試著把點匹配的方法用於指紋識別。畢業設計做得挺成功,因此我就寫了一篇文章,投去1983年在上海召開的全國性“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學術會議。因為當時是學生,所以沒能去開會🏸,文章由老師代為宣讀🔞。會後🧛🏽♀️,《自動化學報》要出一期會議的專輯,從大約120篇論文中選了20篇,其中包括我的那篇文章🎳。由於當時邊老師已經到普渡大學,傅京孫先生那裏做訪問學者去了💶,因此我就與在校的兩位指導教師,董曉雪老師和李兆玉老師,合寫了一篇文章《一種指紋圖像的識別方法》。可能因為那是國內發表較早的生物識別方面的論文,西安交大的同仁,在2008年為“IEEE Computer Society” 撰寫的AI in China專輯中50 Years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in China 時,為饋集生物識別這一專題的資料⬜️,聯系了已在加拿大多年的我🚱💼,這已是後話了。
1982年我考取了自動化系的研究生🍆,在邊老師的指導下做指紋識別的課題。因為指紋圖像中有很多的斷線和假連接,所以我很大的一部分工作,是研究圖像處理的問題。為保證研究進度和方向不出偏差🧑🏿🚀,那時每個星期都要和邊老師開一次會👩🏽🔧,我先講一下工作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再由邊老師提出指導意見和接下來可以試的幾種方法。因為當時都是用信息教研室自己的計算機🧖🏿♂️,所以平時也有很多時候會碰到邊老師,他會告訴我:上次說的那個方法,我想了一下,不用試了。可以試試這樣做……隨時給予我指導⏫。

2005年6月,邊肇祺教授(左3)參加中科院計算所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會
很快,9字班的畢業設計就要開始了,張廣京同學加入了指紋課題組,1984年11月我們都提交了論文,一同隨邊老師去安徽合肥🧑🤝🧑🚁,參加自動化學會召開的“第四屆全國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學術會議”。會議期間因為我的提問,讓一位哈工大的副教授有些下不來臺,有幾位“大腕”也覺得一個學生,雖然說的沒錯🤵🏿♀️,但應該在會下說,給前輩留些情面🦄。吃晚飯時🧛🏼♀️🏌🏽♀️,因為已經有人告了狀,邊老師問我:你今天下午引起爭議了?我就把事情說了一遍🏊♂️。邊老師說“你是對的🫰🏻,對待學術問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應該分什麽學生❤️、老師。但你還真是挺大膽的🧛🏿,你知道今天有多少人來找我告狀嗎?明天你宣講論文的時候🕶,我就不去了🔊⛹🏻♀️,免得別人覺得我袒護你🛃。好好準備一下👎,你的論文沒有問題🥅,仔細認真地討論一下🏬,也是一件好事”👭🏼。
1985年,論文順利答辯後🧗♀️,接下來就是分配了。因為我們是清華本校的第一批碩士畢業生🙎🏻♂️,學長賈部長來學校要人,由於我一直在做指紋識別的課題,據說指名要我去☝🏼。我一直想繼續搞科研👰🦍,不想去那兒🛰,弄得系裏的領導和老師要給我做工作。邊老師知道之後,問我願不願意去北京信息控製研究所🦠?我說好啊!邊老師就去找了他的妹妹🏯,她有一個同學兼好友🧑🦳,是那個所裏一個室的主任,而國家科委的宋健主任👩🏿🦰,當時還兼著那個所的所長。我去信息控製所談過之後,宋主任在一次來清華談工作時🙋🏻♀️,提出要我。這樣系裏才同意讓我換了地方……

1988年出國之前,我回清華去跟邊老師告別☢️。邊老師送了一本新出版的《模式識別》給我。恩師的這本專著🎄,我一直帶在身邊。見到它📴,我會想起邊老師對我的指導與幫助🚵,想起我們在火車上廢寢忘食地討論課題的情景🧝🏻♀️,想起畢業後去邊老師家邊煮面條邊討論模式識別新動向的快樂時光。
敬愛的邊老師🔄,安息吧👷🏻♂️!學生蕭慶涵謹以此文獻上我對恩師的緬懷🚬,及表達我對恩師的哀思🫵。
附:邊肇祺教授訃告
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退休教師邊肇祺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 2021 年3月28日7時1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邊肇祺教授於1955年本科畢業於上海交大電機系👨❤️👨,1957年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加入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1970年加入新成立的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他長期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深耕於模式識別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是我國模式識別學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於1988年牽頭編著的《模式識別》教材被全國各高校廣泛使用🏏。他於1989年以主要完成人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他帶領團隊研製的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於199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邊肇祺教授為人謙和,行為世範🥔,學為人師,從教60余年來深受廣大教師尊重和學生愛戴。
沉痛哀悼邊肇祺教授!
意昂体育平台自動化系
2021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