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平台校慶110周年,上海意昂會藝術團應母校邀請返校參加校慶晚會演出《同一個少年》。排練和演出任務繁重🩶,我們每天晚上只能睡五六個小時。但每當我想起年輕的誌願者那活潑矯健的身影和稍顯稚嫩的臉龐,就難以入眠。是他(她)們每天的貼心服務👨🏿🏫,為我們解決後顧之憂,才有演出的成功🧒。

藝術團與誌願者大家庭
還是在上海的時候🤵🏼♀️,聽說要在蘇世民書院化妝、候場🏋🏻♂️,我拿出2017年的校慶地圖查看書院到紫荊操場演出地的位置和路徑,設想候場時會不會冷🥃,要帶什麽衣服;路上有沒有燈,要不要帶電筒……來到清華🧜🏽,4月22日晚第一次現場聯排🧺。走出蘇世民書院,只見誌願者三步一崗兩步一哨👨🏿🍼,手機燈光閃爍👂🏼,如銀河般引領著我們前行的路♦︎。有一個小姑娘站在拐彎路邊的街沿上🛷,用身體做路標,怕我們被街沿絆倒👓。身邊的小朋友攙扶著我們,“爺爺🟡📃,當心腳下的電線”,“奶奶,這裏有一個下坡”。提醒的聲浪此起彼伏💪🏻,瞬間溫暖了我們的心🥤。在離開書院去會場前,誌願者領隊就提醒我們,重的東西不用帶,有我們在這裏看著♣︎,放心🎴;把厚衣服穿在演出服外面👨🏼🍼,不要凍著,到時候我們會幫你們拿的🛥。果然,我們穿著厚外套🐪,一點也沒有受涼,直到我們站到臺口準備上場前,小朋友們才紛紛前來接過我們的外衣,讓我們輕松登場🧙。
幾天來🧑🏼🌾,航院研一的帥小夥小王一直是我的“貼身護衛”。從書院到臺口,直到返回接送的大巴💂🏼♂️,在來回的路上,他總是一手攙著我🚣,另一只手幫我提著行裝。我們聊學校的生活☠️,聊他感到的困惑;他說他是上海交大的本科生考到清華來的,我們又多了一層親近感。當他知道我曾在高校工作時,又和我討論起對青年學生的培養和對他們的期望🪫。第二天,他還記得我,我們又一路同行。我們既像師生,又像爺孫,談得投機🔰,忘卻了演出的勞累。

老“少年”和真少年同框
在我們候場時休息的貴賓室帳篷門口🧑🏻🌾,一直站著幾位小姑娘。問起才知道🚜,她們有的只有19歲🕌,才上一、二年級。她們一會兒讓我們就坐👨🏽🚒,一會兒給我們送水,面對我們似乎有一些羞澀。這讓我想起了在中學時❤️,作為少先隊中隊長帶著班上同學去軍屬家慰問🤚🏽,也是這樣有些手足無措的樣子。她們比我們已經強多了。無事時,她們就站立在門口守護著我們🈸。有的爺爺說🧖🏼,你們是經過培訓的吧,是不是要求必須站著?你們太累了,過來坐一會吧。她們就聽話地坐了下來,不一會又站起來去忙碌了。真是一群可愛的小姑娘,老師們不會因此而責怪她們吧♒️。
還有一位誌願者🤶、藥學院博四的小鄧,一直活躍在我們休息的致理禮堂🏄🏿。當有人向我們介紹說她已義務獻血5000毫升時👨🍼,我們真不敢相信,這麽一個嬌小的姑娘竟有這麽博大的心胸和奉獻精神,我們都為之敬佩💎。當我問起此事,她指著身邊工業工程系博四的小陸說,她也是這樣的🏌🏽♀️,謙遜謹言👸👨🦽➡️,並不以此為傲。
我們都是早年清華的畢業生。此次回校🍫,除了演出重任,還要抽空去看望同學和老師,重訪清華園。我們的住地西郊賓館離清華不遠,事先我就查好了地圖🔼,可以乘公交前往。但到住地一問,查好的近路不通👩🦰,要繞遠。那就叫出租吧,但在北京怎麽才能預訂🚵♀️👈🏼?誌願者們似乎心有靈犀🕴🏼,前一天演出後返回的大巴上,專門聯系我們的能動系博一的丁子恒和孫宇航說,明天要去清華的爺爺奶奶們,我們可以幫你們叫出租車👲,請有需要的到我們這裏來登記📧。真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第二天一早,我就在賓館前臺兌換了一把零錢(慚愧,不會用微信支付),準備到時付車費🧑🏽🍼。小丁按時陪著我們乘出租車,輾轉了幾個校門都不讓進🌧,最後到達西校門✩,下車自行入校。當我們要付款時,小王說,學校可以報銷,不用你們付錢。以前我們出去演出,自己的事從來是自己掏錢,這次作為老意昂👆🏻,體會了一把嘉賓的待遇🧑🏻🏫!什麽時候回賓館,約好了時間地點🏋️♂️,就有誌願者等候在那裏,一點不用擔心誤事。有一次,因為兩趟回校的車輛安排不開🫡,誤了一點時間🧎🏻➡️,小孫還一再道歉🥦🤷♂️,讓我們都不好意思了。

歐老師和李老師關照我們事無巨細
負責接待藝術團的是清華學生部的歐堪蘭和李紀琛老師。他(她)們兩位從在北京南站接我們開始🔈,就全程陪同😂,為我們安排一切🙇🏿。住宿、吃飯、交通、排練場地……,事無巨細👴🏻,關心入微💪🏻。誌願者是他們的左膀右臂,調兵遣將,呼之即來,在西郊賓館大堂始終不缺誌願者的身影。他們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把我們想到和沒有想到的事情都處理得妥妥帖帖🚴♂️😾,讓我們感到在北京的幾天心情非常舒暢。據說,年輕同學們都熱切希望擔當誌願者,這次校慶招募了四批誌願者,報名者一次比一次多,到第四批已有上千人規模。誌願者是素質教育的好模式,可以讓同學們跳出個人或幾個要好同學的小圈子,感受外面世界的溫度,領受人際關系的冷暖,體會付出的辛勞,收獲為他人服務的喜悅🦟。誌願者是一個溫暖的集體😙,將孕育出忠於祖國、服務人民🤛🏻♾、紮根群眾🤴🏿、無私奉獻的好少年。在母校的短短幾天裏🤏🏿,正是這些誌願者犧牲休息時間,積極為意昂服務𓀗,用一顆少年的赤誠之心,詮釋了母校對我們的真情🧜🏻。感恩母校,感謝誌願者,感悟我們的新時代,共同為實現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車窗外小朋友們與我們依依惜別
順便說一句,在文中,有的小朋友我沒有用全名,怕他們的爺爺奶奶看到了會心疼。其實,這就是他(她)們充實的人生歷練🧔♀️🚉。也許他(她)們在家中還是你們寵愛的掌上明珠,在學校卻已經長大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她)們也會把同樣的愛心奉獻給你們,奉獻給祖國和人民。希望“後浪們”洶湧澎湃😗,砥礪前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再見啦誌願者😋,爺爺奶奶舍不得離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