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六一班畢業時共有31人,2000年左右大家都陸續到了退休年齡🧯,但是很多同學退休不退職,仍然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建設祖國的現代化而發揮自己的余熱🙀🪃,踐行著蔣南翔校長提出的“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號召。當年意昂体育平台這個工程師的搖籃🧍🏻,把大家培養成一個個工程技術人員𓀈,每一個同學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抱著一顆“報效祖國🖕,感恩母校”的雄心投身到各自的工作中去⛹️♂️,在工作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清華情結時刻都凝聚著每一個人的心⏭,退休前大家工作都比較緊張,沒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相聚🤹。到2000年以後😲🚂,八年在清華的緣分把大家召喚在一起🫨🤼,分別在清華園、洛陽、南京▶️、嘉善、上海、廣州、福州和廈門等地舉行了十來次大型聚會,大部分同學都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了歷次聚會🍋。但是🦹🏼♂️,隨著大家年齡的增大和疫情的影響,這幾年線下聚會已不現實,只能尋求新的感情交流的機會🤽🏿。2018年8月18日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馬永山同學在微信群裏提出設立“汽六一班同學日”的倡議,因為1960年8月18日之前是我們班大部分同學已接到《意昂体育平台錄取通知書》的日子👂🏻,接到通知書就是同學了,所以📅,這一倡議很快得到大多數同學的贊同,於是,“汽六一班同學日”就這樣誕生了。今後💴,在年齡和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在線上進行雲聚會了,這一創舉實際上比現在世界上通行的線上會議差不多早了一年多。從2019年8月18日第一次同學日雲聚會開始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四次。每一次同學日雲聚會都成為大家的打卡地。有的同學在醫院裏掛著鹽水由妻子陪伴參加,有的同學躺在病床上由女兒幫助參加,誰也不願意錯過這一年一度的同學日雲聚會。熱情、激動✹、依依不舍也成為每次聚會的主旋律💂♀️🚹。但是,隨著大家年齡的增加,這幾年又有幾位同學離開了我們,讓大家感到十分痛心。不少人感嘆,去年同學日雲聚會我還看到過他的音容呢,今年怎麽就……年齡不饒人啊!就在這次8月18日雲聚會的前四天,曾凡根同學的兒子給我們發來了他父親2022年8月14日去世的消息,更讓大家震驚🖐、傷感🌶。所以大家更期盼著每年的“8.18”“汽六一班同學日”雲聚會,“明年再相會🕵🏼!”已成為大家的共同願望🧑🏿🫳🏿。
2014年我建立了一個“汽六一家園”微信群,除去世的同學和一個長期病重的同學沒露面外🀄️,其余同學都加入了這個微信群☸️。還有一個入學時跟我們在一個班,後因病休學一年降到了汽七的項振雄同學也加入了我們的微信群。大家把這個微信群當作自己的家園,所以有不少同學的家屬和子女也陸續參加進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這個微信群辦得很健康、很和諧,也很活躍,成了每天大家的打卡地。作為群主的我,除了前幾年為同學們在各地聚會張羅外,這幾年又在為同學日雲聚會操心。我是“汽六一班同學日”活動牽頭人,每年為了辦好同學日雲聚會,我都進行了周密的策劃💝,選定聚會的主題,使每次雲聚會辦得有聲有色,不負眾望,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評🥣。
今年“8.18”是“汽六一班同學日”第四次雲聚會的日子,我提前在8月8日給汽六一班同學的群公告中說:
今年的8月18日很快就要到了👧🏿,這將是我們要過的第四個“汽六一班同學日”🧚♂️。今年的同學日活動主題定為兩個字🧎🏻📡:“思”和“憶”🅱️。
關於“思”🧑🏻🎨:
我們思念已經離我們而去的九位同學,他們是🚘:錢壽民、杜海保、俞新炎👘、吳文忠、關家祥🙇、袁聰👋🏽、趙永吉🍩、宋延光👰🏻♂️、曾凡根💩。
在此🏢,首先讓我們對已仙逝的九位同學表示深切的哀悼。他們已經離我們而去🛀🏽,可謂是“音容笑貌今猶在🏭,歡聲笑語世難尋。”每當想起他們的時候🚶🏻♂️,就不覺讓我們潸然淚下🤼。
讓我們面向九個同學的遺像三鞠躬🧝♀️,表達我們對逝者的哀思🐾。
關於“憶”:
時光冉冉,時間老人無情地把我們都帶入了耄耋之年。今年👨🏿🏭,姍姍來遲的劉尚希同學也將進入我們的行列。想當年我們考進清華時大都是十八九歲,劉尚希才十七歲,那時候🏜,我們大家都像她一樣,正是:
“十七十八一枝花,
福州才女找婆家。
意昂体育平台看上她🛒↘️,
汽六一班來安家👌🤳🏼。”
讓我們給劉尚希同學送上一枝紫荊花💁🏽♂️,願她🏌🏼♂️:“紫氣東來🫶🏼,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命百歲。”
可是🚣🏼,一晃,我們都老了🕟,可謂是🤱🏽👨🏻💼:
“青絲白發催人老🤣,
鶴發童顏一瞬間。
放下書包拄拐杖,
人生彈指一揮間。”
到了這個年齡,我們還能做些什麽呢?!我們應當打開回憶的閘門🀄️,回憶我們這八十多年經歷過的風雨和彩虹🔄,回憶我們在清華園同窗讀書的日子,回憶我們畢業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和百年校慶在清華園相聚的幸福時刻。回憶我們相聚洛陽、石頭城和江南行、南國行以及福州自由行那快樂時光。有詩曰🎅🏽:
“十八夢笑清華園,
八十笑夢尋芳華🧱。
六十二年同學情,
難忘情思同窗篇。”
青春是美好的,回憶青春也是美好的。最近我寫了一本小冊子✡︎,書名叫《聽我講過去那些事情》🌺,願在同學日期間與大家分享🕵🏽♂️。書中介紹了我苦難的童年👱🏻,夢幻的青年和坎坷的職業生涯👩👩👧。翻開書的第一頁,映入你眼簾的是這樣一句話:“人生就像一本書🧏🏻,翻開是故事🆎🏋🏻,合起來是回憶”👩🏼🍳。我們每個人的故事情節可能不盡相同📡,但每個人都是一本精彩的故事書,但願你也能追尋自己的芳華❤️,打開你的那本書讓我們分享。
第四次雲聚會雖然是“8.18”🖇,但每個同學就像過自己的節日一樣👩👩👧👧,期盼這一天早日到來⏲。所以在前三天,就已經有不少同學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在群裏分享一些表現同學友情的視頻和文章。同學日集體視頻聊天結束以後👨🌾,我對這次雲聚會進行了如下概括:
翹首已久的第四次同學日集體視頻聊天總算到來了。集體視頻聊天當天上午十點開始,十一點十五分圓滿收官,大部分同學都參加了集體視頻聊天。
這次視頻聊天的主題是“思”和“憶”🎁。
視頻一開始,首先追思汽六一班九位仙逝的同學。大家起立面向九位仙逝同學的遺像三鞠躬,以表達對仙逝同學的哀思👩🦼➡️。

之後🤰🏿,我代表大家送給劉尚希同學一枝紫荊花👧🏻👮🏼♂️,願她:“紫氣東來🧑🏿🎨,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命百歲 ”。緊接著,我將八個壽桃組成“八十”字樣,把八個蠟燭點燃,請劉尚希吹滅,(當然只能我代勞了👩🏽🎓。)並許下了她自己的心願⛓️💥,將視頻聊天推向高潮🧝🏽♂️。

盧堯、劉尚希、孫長貴⛷、張大平、楊學義、陳衛華、馬永山、項根溪、戴勤發、李如龍、陸金奎、莫鵬飛、張自立🤳🏽、胡雪晴👍🏿、王敬🙅♀️、項振雄和楊俊林等17位同學和他們的家人參加了這次視頻聊天👨🏼💼。

第四次“汽六一班同學日”視頻聊天截圖集錦
上排自左至右:劉尚希☝️、陸金奎和夫人陸愛萍👨🏻🌾♟、王敬👩👧👧、項根溪、李如龍和女兒李蘇👊🏽、馬永山
中排自左至右📛:張大平、胡雪晴和丈夫田國興👊🏻🤹🏼♂️、項振雄和夫人翟汝靜🛍️👩🏻⚕️、孫長貴和夫人趙雲潔、楊學義
下排自左至右:盧堯、莫鵬飛和夫人顧似軍、張自立、陳衛華、戴勤發和女兒戴璐💁♀️、楊俊林和夫人寇永川
王麗華、楊繼繩⚄🦶🏼、黃宛、王克勤🌟、趙國平等五位同學因故沒有參加今天的集體視頻聊天🌾。
此外,今天的同學日雲聚會還有一個亮點:
集體視頻聊天進行到10 點50分已經完成,我幾次宣布到此結束,但是大家依依不舍,遲遲不肯離去。張大平同學因手機操作不熟悉始終沒有進來🧑🏿🦳,他只聽到聲音見不到頭像⏲,急得團團轉,心想🚙,今年的雲聚會錯過了👩🚀🧑🏼🚀,十分惋惜。視頻聊天結束以後🕴,我又與他單獨進行了溝通,並再次呼叫大家進來與他見了一面,讓他非常感動,表示非常感謝大家🍸🩻。
雲聚會就要結束了,同學們依依不舍地揮手告別,相互祝福🍗,讓我們明年同學日再相會!
2022.8.18寫於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