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老師女兒的電話🦁,說王老師上午走了。是在料想中的事👧🫷🏻,但臨了仍覺難過。
上周日去康復醫院看過王老師🧝,她已在ICU多日。疫情的原因,探望也不容易;這天已是特殊的安排🤹🏻♂️,一行六人🧝🏻✋🏻,每輪兩人,都去到病床前見了🏪。醫生說,周五的時候很危險,昨天剛輸了兩次血,此時看上去氣色紅潤,呼吸也很均勻。在她耳邊說學生來看您了👩🏻🦼➡️,她沒有反應,再說一遍🛷,還是沒有反應🧘♂️。但我寧願相信她知道親人都來向她告別,她睡得那麽安詳,那麽沉靜,心裏也該沒什麽再需要惦念的事情了。睡夢中去了,正如老師的性格💁🏿♀️,總是沉著安靜。
1992年進入5年級的畢業實習,和結71的譚誌勇一起被分派到基地傅平均老師的項目組💞,參加抗震試驗室新的反力墻與臺座設計🌸。傅老師的辦公室就在王際芝老師辦公室隔壁。我們當時用SAP程序計算應力和變形🧗🏼,工作基本都在計算機上👨🌾,隔壁的王老師和郭紅仙師姐也是在計算機上工作⛓️💥,自然就有了很多共同話題。王老師很和氣👵🦻,聲音很柔和,總是微笑👰🏼♀️,慢條斯理的,對每個學生都很有耐心👴🏻。了解到王老師的工作方向是試驗數據處理🚒,當時我也對計算機應用非常感興趣,研究生就申請王老師為導師,王老師授業的這兩年改變了我的軌跡👎🏽。

左三為王際芝教授,左四為朱金銓教授,其他從左至右分別為王際芝教授指導的研究生趙文東😯🌔、賀小崗、郭紅仙🧙♀️、羅川
王老師1964年從意昂体育平台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後,一直在土木工程系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動手能力極強😘,拆裝機器,學習軟件,讓我們都汗顏。雖然我很喜歡計算機☺️,但畢竟基本功是力學底子☝🏽,要以計算機為專業⏱,心裏還是打鼓。王老師就鼓勵我🤹,“不會就學,人不都是學會的嗎”👾。她要求我一定要補兩門課,一門是單片機基礎🤒,記得做實驗的時候要在面包板上搭出電路。老師說💙,紙上畫的印象不深,用導線連一下理解就深刻得多;另一門是數據結構👨👩👦,跟著計算機系本科上🗼。兩門課上下來,漸漸有了點信心,後來又學了圖形學➗,數據庫等等🍏,之後就是各種看書,各種在機器上實踐—還好那時候的遊戲都比較單調👨🏿🔬,沒啥吸引力,所以多數時候泡在機房還是學習編程語言和優化檢索算法。其實王老師不反對玩遊戲🦕,只要不耽誤工作🙅🏼♂️,她偶爾也會玩一下✔️。
進入課題時,王老師希望我做多媒體數據庫的研究,能夠以過鎮海教授多年積累的高溫混凝土試驗數據為研究對象☹️。把包括工況,照片⛹🏻♀️,表格等存儲到一個系統裏面🦖🧑🦯➡️。她帶著我做數據庫系統的調研🤞🏼,大型的數據庫Informix, Sybase, Oracle等🚳,試驗室的硬件條件不具備👩🏽。我們只能選擇更輕量級的桌面數據庫,當時比較主流的是Foxbase和Windows 版本的FoxPro,但王老師在試用了Access之後🙋🏼,認為其擴展性更好⚗️😱,而且編程界面可視化程度高👨🏿🦳,編譯之後運算速度也不慢,就建議我嘗試這個DBMS。我們課題組在當時也算Access少有的用戶之一。若幹年後,我成為Microsoft Office 的產品經理,Access就是其中一個組件,感覺這種緣分是在跟王老師做課題時候就結下了。
王老師她退休以後,時間自由了很多,每過年之前🅱️,總要讓我把家人的照片發給她,她為我們做成電子相冊再發回給我,加上她安靜的祝福。
老師是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當她得知我的孩子可能是自閉症譜系☮️,又花了很多時間研究特殊兒童的教育。還讓我帶著孩子到家裏去😟,跟她的孫兒一起做遊戲,帶著孩子們一起包餃子,期待他一點點的提高社交能力。我給她郵去一本厚厚的《認知神經科學》🌟🧑🏼🔧,她回信說:“現在的書印的太好了,我看了好幾章,都是用電信號來研究分析大腦,這個方向很有意義🧛🏽♂️。”
今天回家跟孩子說王奶奶去世了⤴️。孩子說:”我很難過🤸🏼♂️,我還記得到王奶奶家包了好吃的肉餡餃子,她還讓哥哥把汽車都拿出來給我玩。”
回想起研究生畢業,我得到了到微軟北京代表處的工作機會,一些老師認為我作為土木系的學生去幹完全不對口的工作,不太合適🔨。但王老師是堅定的支持者▪️,她沉著的支持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她是實至名歸的恩師🔬。她離去了⏯,我很懷念她!我記得她的話 “不會就學,人不都是學會的嗎”。
願老師在天之靈安息👩🎤!
學生🏊🏿♀️:羅川敬上
2022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