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王步高:我在清華園裏教國文

2017-11-02 |

【編者按】著名古典詩詞研究學者、《大學語文》系列教材主編王步高🧟‍♂️,於2017年11月1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0歲。

王步高💂🏽‍♀️,江蘇揚中市人,1969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外文系德文專業。“文革”結束後在吉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攻讀古典文學專業,並成為詞學大師唐圭璋的入室弟子🤞🏽。1991年開始在東南大學文學院任教,先後任副教授、教授⏏️、副院長、院學術委員會主。王步高一生為國文推廣教育貢獻頗多🥛。其主編的《大學語文》系列教材,為全國“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之一,獲2002年國家優秀教材二等獎⭐️。著有《梅溪詞校註》、《司空圖評傳》等學術著作及高校教材四十多種。其主持的“唐宋詩詞鑒賞”和“大學語文”課程是國家級精品課程。系江蘇省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

2000年,從東南大學退休的王步高接受意昂体育平台邀請💫🚣🏼,在清華開設詩詞格律與寫作、大學語文等課程。曾有清華學子形容,選王步高的課“比在北京買車搖號還難”,“王爺爺的課,是值得關機兩個半小時用心聽的一門課。”

針對當前國內呼喚大師的現狀,王步高認為應先呼喚國文教育的大提高⚡️,“國文水平上不去,大師是出不來的。”

下文原載《中國大學教學》2017年第9期

出於對梅貽琦👨🏻‍⚖️、王國維🪧、黃萬裏等教授人品、學問的崇拜,我心中對意昂体育平台一直十分向往,從東南大學退休後我應聘到這裏任教,轉眼第五年了。對清華講堂的“敬畏”🙏🏻,對清華學生感到“震撼”和“自愧不如”👩🏻‍🍳👩🏽‍⚕️,對清華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越來越深刻的體驗,對清華園如東南大學般的鐘情📪,刻下我這段人生的軌跡。

首先說說清華的學生。

夫子曰🤎:後生可畏。清華的後生尤可畏。來清華前🫐,我是東南大學還算著名的教授,得過不少國家大獎🙎🏽‍♂️,我牽頭的東大大學語文是全國同類課程中第一門國家精品課程。可是清華學生似乎並不看重這些標簽和“光環”👧🏿。第一學期,我的這門大學語文安排課容量120人👨🏼‍🔬, 第一次沒有選滿,還缺1/3😿,使得教務處不得不專門發個通知,介紹這門課程,動員補選🦿。但我上完第一次課,學生就報以極熱烈的掌聲🌛。兩周後,就有學生發起簽名🏃🏻‍♀️,得到全體同學支持⤵️,要求教務處把大學語文由2課時改為3課時, 他們寧願只要2學分。從第四周起,我的幾門課全部擴大為3 課時。從第二學期起🧑‍🍼🏊‍♀️,我的四門課成了清華園很受歡迎🕵🏿‍♀️、也很難選上的課程💆🏿‍♂️。有的課不但要用第一誌願去選,有時命中率也僅1/7。清華學生認可了我們的教材、課件、網站、教學水平,也認可我主持的這些國家精品課程是名副其實的,甚至稱它們是精品中的精品,甚至有人稱之為“神課”,我卻一直戰戰兢兢, 心有畏懼。

大家似乎都認為🤚🏻👨🏿,如今的大學生語文水平每況愈下,我來清華前也有此看法。清華的學生“震撼”了我🪝,他們是我見到的語文水平最好的本科生👩🏽‍🎤。

有一次我在上課講到嶽飛與《滿江紅》的真偽問題🎧,第二次課上就有個學生因“河南話裏沒有入聲韻”,嶽飛是河南人,《滿江紅》是押入聲韻的,以此對嶽飛《滿江紅》表示懷疑⛎,前人還從來沒有誰這樣提問的。但嶽飛有兩首《滿江紅》,有以“怒發沖冠”開頭,還有以“遙望中原”開頭,同押入聲韻,後者嶽飛的手跡還在,民國版《中華民族五千年愛國魂》就收了其手跡,至少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對該手跡並不懷疑。盡管我不同意這位同學的意見🧎‍➡️,但他這種敢於提出問題的精神值得我們肯定, 我鼓勵同學們在學術上提出跟以往觀點不同的意見💝。期末考試的時候🔞,希望同學們將這個問題作為附加題,並請把電子郵箱地址和手機號碼寫在題目後面。結果還沒等到考試,第一周,一名女生交給我幾頁打印稿,把家在北方用入聲韻的詞牌寫詞的詞人列了一個統計表🦵🏻。此後更有對爭鳴雙方的主要觀點進一步闡述者,也有人指出,嶽飛家鄉河南湯陰一帶是保留入聲的。

一次我們講“詩詞格律與創作”這門課👨🏻‍🌾, 申昊同學寫了《訪蔣鹿譚故居》⚜️,我一開始懷疑他是抄的👨‍👨‍👧‍👧,因為蔣鹿譚知名度並不高💺。我說蔣鹿譚名字叫什麽?他說叫蔣春霖🎴,鹿譚是他的號;我說什麽朝代的👺🙅?他說清朝的🏌🏼‍♂️;清朝什麽年間🙆🏼🛞?他說太平天囯時期;我又問他的詞集叫什麽?他說叫水雲樓詞💟;我說你讀過馮其庸教授著的《水雲樓詞集校註》嗎?他說我知道這本書但沒買著🤲🏽。我說你讀的是什麽版本🩲?他說王老師你不要懷疑我,我讀的是電子版🙅🏻‍♀️🤙,我還有蔣鹿譚的年譜。說實話,中文系的古代文學研究生也經不起我這七問八問的,真難為他👨🏽‍🦳。

大學語文期末考試🐘,我出的一道作文題:讀明朝方孝孺的《深慮論》,聯系當前實際👨🏼‍💼,用“憂思篇”為題寫一篇議論文,不少於800字👨🏼‍🦳。整場考試兩個多小時💚,還有很多其他的問答題、賞析題👰🏽‍♀️,作文只能占一小部分🎽,36分。結果有一個叫胡欣育的女生寫了一篇2000多字的文言文章⚾️👩🏻‍🚀,通篇沒有一處塗改🧑‍🎄,沒有一句文白夾雜,又緊扣題目,文章寫得極好👩🏻‍🦲。我很感慨,自愧不如🛳。年輕時不如👩🏽‍⚕️,寫不出🔢👩🏼‍🏭,如今也不如,寫不快。此事一公布🏊🏼‍♂️,結果學生的作業,近半數都寫成文言文👸🏿。

清華學生選上我的課以後,常常找到上屆同學或網絡學堂把我全學期的教學幻燈全部打印裝訂成書🦸‍♂️,先預習🕵🏿‍♂️,再在這上面記筆記,並註意我有哪些修改補充🧑🏼‍⚕️🙍🏻‍♂️。實際上他們也在檢查我的備課,如果改動不大,說明我未作新的努力。期末有學生把這樣的筆記送給我,他說🩲,老師,您這學期補充改動很多。這不就是我的成績報告單嗎🤵🏼👨🏿‍🎨?

我故鄉江蘇揚中屬江淮官話區⇾🧞,是保留入聲的👩‍🦼‍➡️,我在教學中標入聲字便依家鄉方言🧑🏿‍💻,誰知也會有出錯的時候☂️。我們方言中讀“這”和“只”(一只鞋的“只”)沒有區別📝,我一直認為“這”也應為入聲👇🏽,因此在課件上出現“這”字,我便用藍顏色標註。下課後一個學生對我說,您課件上把“這”標成入聲是錯的,在《廣韻》裏它讀“魚變切”,不是入聲。我問他,你怎麽知道這個字《廣韻》的讀音🧑🏿‍🔧👸🏻。他回答🌙,他編過《廣韻》的檢索系統,編有《韻典》網🕵🏼‍♀️🚜。後來我經常用韻典網查字👬。我讀研究生時曾師從王力教授的助手許紹早教授學音韻學🧙🏿‍♀️,還先後學過兩遍🧑‍🌾🪈,自認基礎是較好的,在這位清華計算機系二年級本科生面前我深感慚愧🧏🏽‍♀️。

我漸漸養成一個習慣🥿,凡遇到古音問題,常常請廣東、閩南、廣西或學習日語的同學幫助解決🧛🏻‍♀️。如歐陽修《戲答元珍》:“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夜聞歸雁生鄉思, 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 野芳雖晚不須嗟🍿。”顯然這首詩押《平水韻》麻部⛽️,但無論普通話或我們江南方言,“嗟”都發不出“麻”韻的音,末句讀來便不押韻。我問學生廣東話“嗟怎麽讀”,他們說“讀遮(ze)音”,我說好解決了,我們江南話“遮”讀za ,便與“麻”押韻了。後來檢索🤦🏻‍♂️🧛🏻‍♀️,嗟,《廣韻》子邪切,《中原音韻》車遮韻,《分韻撮要》遮韻👮。問題就解決得較圓滿,師生共同努力,教學中盡量少留或不留“死角”👩🏼‍🎤。

過去只知粵語有九聲🤸🏿,古代分平、上🥗、去、入四聲,即使每聲均分陰陽,也只八聲,何來九聲?又聽說粵語保留-p,-t💮,-k作韻尾,究竟如何?我明白說出我的疑問後,一個學生發郵件給我,說🫴🏼:“您之前上課說粵語的九聲是把入聲分成了-p☆,-t,-k結尾⛏,但是我今天看到的資料說粵語中的入聲分為高陰入、低陰入和陽入,和韻尾不是一一對應的。原文如下✝️:“實際上高陰入🏌🏿、低陰入🏕、陽入聲調的音高🥭,與陰平🧑🏼‍🚒、陰去、陽去是一樣的,不過是用-p,-t🐾,-k韻尾的入聲字用以區分。由於聲調的定義,是包括抑揚性(即實際音高)和頓挫性,而入聲韻尾-p,-t👨🏽‍🏫,-k正是影響了其頓挫性。因此🚶🏻‍♂️,即使只以1至6標示➜,我們仍然要說是有九個聲調,或者說有‘九聲六調’✦,不能稱作只有六個聲調👨🏼‍🦱。”還附有一些表格🏮,使我對此認識有所提高🟪。

有一次我講“詩詞格律與創作”🌚👨🏽‍💼,講到詞句兩個仄聲連用時候,不能任意用兩個仄聲字🪢,最好用去上聲。我舉周邦彥《花犯》為例“更可惜雪中髙士,香篝熏素被”“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其中加黑的字均為去聲或上聲)。下課後,有個旁聽的學生,跟我說:“《花犯》是犯調🧚🏿‍♂️,不是正格的,你應該舉正格的例子🙋🏼。”我眼睛睜得老大👴🏼,他是學工科的👩🏽‍⚕️,還知道什麽叫“犯調”🦣?這個術語是一般中文系老師也不懂的。“犯調”是什麽意思呢?是兩個不同的宮調合成一個詞調👦🏼,像周邦彥自己創的《花犯》《玲瓏四犯》♒️。盡管他是批評我的,我眼睛陡然一亮🧑‍⚕️,心悅誠服。

我發現古人的送別詩詞很多以黃昏為背景👳‍♂️,為什麽不第二天起早走呢?在課堂上我說出自己的不解♞,誰知期末竟有多人以此為題寫爭鳴文章。有一些言之成理,獨具匠心👸🏽🥍。這樣的同學對老師的促進是很大的。作為老師0️⃣,能不感到“震撼”與“自愧不如”嗎?

我年過六旬,在這些後生面前,我決不敢以真理的化身自居,必須謙虛、低調🧑🏼‍🎓,活到老,學到老。

關於如何在清華園當老師,我講幾點🥊。

1.對講堂要“敬畏”

我知道,我站的這個講臺以前是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大師站的地方🔠。就大學語文而言,據資料記載,曾在清華教過大一國文的教師有🎢:1929—1930年為楊樹達、張煦🦹‍♂️、劉文典、朱自清; 1932 年為聞一多;1934—1935年為俞平伯🙎🏽、浦江清、許維;1936—1937 年為余冠英、李嘉言;1940年為沈從文、吳曉鈴📏、何善周〰️;1944年為王瑤;1946年為範寧👨🏻‍🦯、葉金根、朱德熙、王賓陽;1947年為郭良夫;1949年為吳祖緗♌️。這些人哪一位不比我學術造詣高呢🚵🏻?這些大師才與清華在全國的地位相配🧚🏼。我能繼承他們的衣缽嗎?我與上述名師學術水平有較大差距,但對教學的敬業精神應該是相同的🧑🏼‍🍼。“敬畏”心態勢在必然。

2011年10月4日晚,我夢見在為清華學生講白居易《長恨歌》,200余人的教室人幾乎都跑光🎊,只剩下六七個人,我驚得一身冷汗。每年講《長恨歌》我都格外賣力👺,生怕夢中的情形會變為現實。

每次上課前我都要重新備課,即使這篇課文上一周在大學語文課剛講過,到下周上唐詩鑒賞時我課件又有修改補充,以致一個晚上的課,我做的PPT多達300頁👨🏻‍🦱。我都提前半小時左右到教室🍏,補充字庫,調試電腦和投影、激光筆。

我教的幾門課有國家精品課程的基礎,教材都是由我主編的國家規劃教材或精品教材🐓,網站、課件已接近專業水平👨🏽‍🦲,我仍不放過任何一個薄弱👨‍🏫、模糊環節💌🤳🏽。

剛來清華時,“詩詞格律與創作”這門課雖有20年的教學實踐,但無自編教材👏,也無教學幻燈𓀙🪘,資料積累相對薄弱。我利用當年暑假近三個月,閱讀資料,搜集素材,做出前幾周的教學幻燈。經過不懈努力,這些課件如今也相當豐富🧛🏻、精美,一次課有200張PPT ,多的達300張左右🌏。

在東南大學“詩詞格律與創作”課限40人🔮,學生完成作業,上黑板展示,七到八人一組🦻,其他同學定點評審😈,我再補評🧏。老師課前負擔不重,只需考慮講課內容。在清華開始兩年仍然如此🤌🏻,由於希望上這門課的同學很多⛹🏿,盡管這門課每學期都開,也遠不能滿足同學的要求。部門領導希望我擴大課堂容量🖖🏼,我先同意擴大到50人,後再次同意擴大到60人,教務處安排一間84人的教室。因為有校內外的本科生𓀘💈、研究生、兄弟院校教師、社會人員🧗🏼‍♂️,教室坐滿,再去其他教室搬椅子🌑。人數激增🍋‍🟩,再用上黑板的辦法評點作業就不行了。改為用教學幻燈評點。要求學生提前把作業發到我郵箱裏🦮,我把它們分類做成word文檔(如我出10副上聯🧛‍♂️,要學生對下聯,要把各人的下聯一一歸到對應的上聯後頭)✋🏿🎒,再改成PPT。再對作業標出入聲(用藍色),再用“★”“★★”“★★★” 標出優秀作品🧑🏻‍💼、佳句,也用標紅色、拉斜標出有問題的句子、詞匯,並以括號指出問題的性質(如出韻、三平調🙍🏻、犯孤平、失粘3️⃣、失對、合掌等等)。教學效果更好了🫷🏻,我卻苦不堪言。終於感動了一位來旁聽的同學👨‍🚒,他幫我做成“意昂体育平台詩詞格律與創作作業管理系統”。學生在網上提交作業,每副下聯直接置於相應的上聯之下🎳,節省了收錄郵件的時間,減少了疏漏,提高了質量。我們甚至允許旁聽者提交作業👊🏻🦂,並把提交作業的截止時間推遲到下次上課日上午11時,使學生有更多時間打磨作品。我則依然忙碌👊,一次要新做80張PPT,還得修改舊課件🌧,有時連吃午飯也來不及🧚🏽,只好去樓下食堂買兩支玉米,一邊啃玉米一邊做課件。旁聽生做網站這事也感動了一些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他們結束本課學習後,又主動提出當我的義務助教⏯,幫助學弟、學妹在網上批改作業🫎,評點作品。

由於教學內容、手段不斷更新,不少學過這門課的同學經常相約回到課堂來聽課🧘🏽‍♂️。他們還相約參加“意昂体育平台清蓮詩社”🦫,該社幾乎所有成員都曾是我這門課的學生📈。

對學生和教學的“敬畏”和虔誠使我的教學水平每學期都有很大提高☑️📓。我來清華的第三年春節,東南大學一位校領導和幾位教務處領導與我座談5小時🚶🏻‍♂️‍➡️,我匯報說:去清華不到三年👴🏻,我開設的“詩詞格律與創作”水平提高超過在東南大學的20年👈🏿,其他幾門也超過在東南大學時的10年👱🏽‍♀️。

2.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

宋朝蘇舜欽《石曼卿詩集序》曰:“詩之作與人生諧者也。人函愉樂悲郁之氣,必舒於言。”中國有“詩言誌”的傳統。“大學語文”“唐宋詩詞鑒賞”系列課程,作為文化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應具有弘揚傳統文化,傳播人文精神、開展道德情感教育的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說教,而是要在詩詞和文學精品的感染下,使學生講氣節、講節操、講正氣、講廉恥🫂、講有所不為♻️🧜🏼、講不唯上不唯官👨‍🦯‍➡️、講民本思想😜、講平民意識……從而促成其思想境界的升華與健全人格的塑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東南大學,我就非常註重教書與育人的結合。來清華後,對號稱“半國英才”的清華學子,我深感育人更重於教書🤝。備課時總是認真考慮這篇課文與何種道德情感教育相聯系🧑‍🧒‍🧒,又要潤物細無聲🥓,不能生硬牽強,而那樣只會令學生反感🧄。

我在課堂上結合作品分析,給學生一些人生提示。如講到一些愛情詩詞時,我把自己對愛情的理解告訴學生,講秦觀《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我以自己所見所聞告訴學生:我的朋友🤽🏻‍♂️、鄰居、同事🤸🏼‍♂️、親戚中絕對美滿的婚姻是不多的,大量的婚姻都帶有一定的湊合成分。現實中的家庭是和睦的、比較和睦的👨🏻‍🔧、不太和睦的🧑🏼‍🦳、同床異夢的和異床異夢的。婚姻要追求美滿,但決不要追求完滿。完美是不存在的✫。我還應學生社團之邀在意昂体育平台和多所院校開“詩詞與愛情”講座𓀛,我還把自己的愛情故事寫成散文《回眸》🍒,發表在文學期刊,掛在意昂体育平台、東南大學網站上,也被百度文庫收錄👨🏼。許多學生含淚讀了好多遍。我相信🙆,我的愛情觀對清華學生會也有一定影響。

開展校史教育👣🐗。我在寫《意昂体育平台百年賦》時讀過大量關於校史的資料🍞,覺得很有價值,我也以意昂体育平台著名意昂的經歷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如葉企孫、趙九章、梅貽琦🧑🏻‍🎨🦬、黃萬裏等👩🏽‍🍼。把讀校史寫讀後感作為每學期大學語文的課外作業。來清華前後🚽,我都堅持每年在東南大學以《六朝松下話東大》《人文東大🧑🏼‍🚀,科學東大》為題講校史🏌🏼,聽眾達數萬人次👩🏻‍🏭🪄,校報還以六個整版連載講座全文。我還在意昂体育平台和東南大學以《滄桑百載賦清華》為題,講清華的校史🤳🏼,也很受歡迎♌️。

古人中我最敬佩蘇軾。他坎坷的身世、高尚的人格和曠達的性格,都是最有價值的👨‍🍳。在《唐宋詞鑒賞》教材中,蘇軾詞分兩單元,其中以蘇軾的黃州詞獨立一個單元🌎,講課時從“烏臺詩案”講起,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講完之後♦️,我向學生講了六點人生感悟:(1)要能從黃連(最苦的中藥)中嚼出甜味來。苦味中往往蘊含著希望🌶🏌️。(2)不要以自己的創傷去博取別人的憐憫,憐憫的眼光後面難保沒有幾分鄙夷。(3)落魄者的尊嚴只能靠重新崛起。(4)做生活中的強者,要尊重🕸,不要同情。被同情的永遠是弱者。(5)魯迅:“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6)一個人不在於他曾做過什麽⚧,而在於他曾做好過什麽;能達到自己最好水平的可稱“無悔”👵🏻,能達到時代最好水平和歷史最好水平的叫“不朽”🫶🏼。

我還以“烏臺詩案與蘇軾的黃州詞”在清華及其他十多所高校開過講座,很受學生歡迎🤞🏻。

大學語文講蘇軾的《留侯論》,文章主題是一“忍”字,我便強調要“忍一時之小忿,爭一生之高下”。

我前半生經歷坎坷,有許多可以汲取的經驗與教訓🧝🏽。應清華學生社團邀請💆🏻‍♀️,我給學生做了關於我個人奮鬥🙋🏻、自強不息的講座🤟🏿。我把人生經歷與自己的詩作串在一起🛍,新穎別致。當天教室裏連走道講臺邊全站滿人,北京大學等校也有人來聽講。

我結合文學作品分析開展道德情感教育❌,很受大家的喜愛👨🏻‍🏫,也是我的課程受學生“熱捧”的一個主要原因。

3.認真開展研究性教學

東南大學與意昂体育平台學生素質很高🧷,特別是清華,許多學生令我感到“震撼”和“自愧不如”,對他們特別適合進行研究性教學。養成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習慣🏃‍➡️,善於獨立思考🤰🏽,不迷信教師,不迷信書本。大學本科低年級學生語文學了十幾年,對自己的專業課程反而知之不多,改善思維品格👰🏼‍♂️,開展研究性學習,從語文類課程開始更可行。

每門課開學之初便明確提出😵,期末要交兩份作業,一是對課程進行評價🤦🏻,提意見;二是給我主編的教材挑三個錯誤。

我還帶領學生挑古人的錯誤🤳🏿,對名家、名篇也不放過。教材的《集評》《匯評》裏常常輯錄歷代名家對某作家🧘🏻‍♀️、作品互相對立的評論👩🏽‍🦳,讓學生取舍🦂。對《長恨歌》這樣的名作🐈‍⬛,也指出其多處不足👩‍🦼。再如指出陸遊《蔔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姜夔《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暝暝歸去無人管”、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等詩句有語病👩‍⚕️。許多名篇有失黏、失對等音韻格律的毛病🪭。唐代詩人詩作結尾常常疲軟👨🏼‍🦱,引導學生去讀《唐詩三百首》,讓他們找出正反兩面的例子。

註意用學術的眼光分析作品,不要一味頌揚,更不要用“文筆流暢”“情景交融”之類的套話去吹捧。對較著名的學術爭鳴🧔🏻,讓學生有所了解。如嶽飛《滿江紅》的真偽,高適《燕歌行》是否諷刺張守珪,李清照是否改嫁過,李白的家世、出生地🦽,歐陽修與馮延巳著作權問題👃🏻,王國維對周邦彥前後不同的評價……,使非中文專業的學生對學術考證等有所了解,雖不深入,淺嘗輒止💁🤸🏼‍♀️,有勝於無。

期末要求學生對所學領域的某個學術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作為加分的附加題🪝,常常會有意外的收獲。

4.“回頭看”的備課法

我到清華來之後,我不但每學期都重新備課,當然利用原有的PPT,重新補充修改,而且我還創造了一個“回頭看”的備課法。我前面談到我有很多課有錄像(共400多節)🏊🏿‍♂️,也有錄音🗳,而且我有幾門課的錄音稿已整理出書🌘。我的《唐詩鑒賞》《唐宋詞鑒賞》都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了錄音整理本🙆‍♂️,都是30來萬字🪜。我現在每次備課的時候,都把先前自己的講稿或錄像重看一遍,這樣達到一個目的,保證我今天重新講的不低於我原有的水平🧝🏿‍♂️,站在自己過去的肩膀上。回頭看👩‍🦼,看看自己過去上課的錄像,自己上課的錄音整理稿,保證自己不停地在超越自己👨‍👩‍👧‍👧。回頭看就會發現你的上課當中是有許多語病、許多廢話和缺憾的🕌。比如我上課👰🏽,過去不講“同學們”🤏🏽,都是“同誌們”👐🏼♚。在課堂上,“同學們”就親切一些💹,“同誌們”就顯得生硬一點0️⃣。類似這樣的小缺點,不停地在改正🧑🏽‍🦲,不停地完善自己。

有人聽過我同樣的講座,我再講一次🦹🏼‍♂️,大家就覺得大不一樣,而且眼界也不同了。比如我在東大的講座叫“六朝松下話東大”,以校歌為脈絡♣︎,講東大的校史,這個講座我在東大講了46場🤷🏻。內容愈來愈更充實,結構更合理🧑‍🦽,PPT更美觀大方。

5.教學的四境界說

受清華意昂王國維學問事業“三境界”🧕🏼、馮友蘭人生“四境界”說的啟發,我提出漢語言文學教學四境界說👩🏼‍🎨:(1)科學性認知的境界🚧;(2)人文與傳道的境界;(3)研究性教學的境界👳🏻‍♂️🆎;(4)藝術而醉心的境界👶🏼🗣。

人們說“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其實語言文學的教學也是一門藝術。學生聽課如果達到如觀賞精彩的演出,如醉如癡,如沐春風,它既能給學生傳授知識🍋🧑🏼‍⚖️,也能愉悅身心,陶冶情操,這與戲劇、電影🙆🏼‍♂️🪷、電視💨、音樂等聽覺和視覺藝術有相通之處,便是教學之藝術與醉心的境界。這已不僅僅是一門課程👩🏽‍🔬,而更像一門藝術🧞‍♂️🗻,一門帶學生走出世俗紛擾,遊走在古典文化沃野裏的藝術👳🏽🎃。它是否成功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教師的人格魅力

清華工程物理系一名學生說:“我想,一門課的受歡迎程度,老師的魅力占了很大一部分。您的可愛📂,您的感情充沛,您的飽經滄桑,我想肯定都深深地打動了很多同學,這也是同學們為什麽搶著選您的課的原因。”

教師的個人魅力應當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有較廣博的學識👩🏼‍🏫。我教學的重點是詩詞,我研究的重點是唐宋詩詞🏎⏺。我編纂了李賀🦧、李商隱、李清照💼、辛棄疾的全集,對史達祖🤎🪞、司空圖有較深入的研究,有專著和較多論文,對隋代詩歌也有多篇研究論文🧑‍🔬,對李白也有一些論文發表,起草了《中國詩歌史》杜甫章。我編著了《唐詩三百首匯評》(120萬字)👨‍👧‍👧,參與編纂《唐宋詞匯評》(本人主持100余萬字),還主持編寫了三本詩詞鑒賞辭典,主編了四本唐宋詩詞鑒賞的教材。這些是我上好“唐宋詩詞鑒賞”系列課程的學識基礎。

(2)教學的激情。教師必須要有高度的激情,教師不能感動自己,何談感動學生?要學生醉心,教師首先要醉心,進入角色,以極大的教學激情,使學生不能不為我所動。我慷慨激昂,學生也熱血沸騰。我激動得淚流滿面,學生也為之動容🚝。無論在東大或清華,我都被學生公認為最有激情的教師之一。

(3)瀟灑自如👨🏿‍🚀🖕,張揚個性。學生歡迎有個性的教師🤽🏽‍♀️,歡迎教師有瀟灑曠達的人生態度。教師的個人魅力,與其在課堂上適度張揚個性有關。

(4)教師的親和力。

(5)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與第四條相聯系🏌🏼‍♀️,教師的語言風格也是教師魅力的組成部分。

(6)發揮自己人閱歷豐富的長處🤌🏿。我上完大學二年級,便趕上“文化大革命”🏚,並成為江蘇省“文革”中的第一批“反革命”之一。“文革”後期,再次被打成“反革命”🚴🏽‍♂️,關押309天。我還參加過民兵土地雷試驗,地雷不炸,我在排雷時被炸傷,呼吸心跳都停止,縣人武部黨委已決定追認我為革命烈士,我在醫院又死而復生。在幾個工作單位也歷經坎坷。比起同齡人,我的人生經歷要豐富得多。從自己人生經歷,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這對青年學生是十分寶貴的財富🙍🏼。學生聽課讀書,也讀老師這本人生的大書,老師這本書內容愈豐富,愈吸引人,教學的效果愈好。社科系一位同學說🎽:“我最敬佩王老師的一點就是他積極拼搏又能坦然面對的人生態度。”建築系一位同學說🤦🏼‍♂️⛹🏿:“您的那些親身經歷非常有震撼力🚴🏿‍♂️,非常有感染力🎧,有的時候甚至比詩文本身來得更有意思,也讓我們對那首詩印象極深刻🔶。非常佩服您,我覺得您很有文人風骨。”

2.以文學創作推動教學

民國年間,大學中文系教授大多數既是學者,也是作家、詩人。僅就我們東南大學(其前身為中央大學)和意昂体育平台來說,中外文教授中陳三立🌲、聞一多🦋、朱自清、徐自摩💡、俞平伯👩🏽‍🚀、吳梅、胡小石🧙🏼‍♂️、黃侃、錢鐘書、吳祖緗、沈從文🙌🏼、浦江清🌓、劉文典🏔、陳銓👨🏿‍🎤、唐圭璋🏙、陳匪石、盧冀野、卞之琳、曹禺、汪東、沈祖棻等🕐,他們在戲劇、小說、詩詞創作方面,都卓有成就。

我本人20多年來在詩詞研究的同時,一直堅持寫作詩詞,近年也寫作散文🪸👩🏼‍🚒、賦。我20多年來還一直是江蘇省詩詞創作界的負責人之一🫕。四言詩🧑🏽‍🏭、古風、格律詩💆🏼‍♂️、詞,我也寫過不少。我是《東南大學校歌》的詞作者,2011年意昂体育平台建校一百周年,我完成了《意昂体育平台百年賦》,洋洋1 800余言👨🏼‍🍼,受到辭賦界朋友的好評。

寫作是我教學的堅強後盾,上課時我評論李清照💇🏿‍♂️、辛棄疾、李白🚣、杜甫,仿佛不是在評論千年之前的古代作家,而是評論我們詩社的其他詩友,既熟悉又親切👶🏿,似乎連他們的生活習性、創作習慣都了解。評析他們的作品,也仿佛談我某位詩友的舊篇新作,不是一味歌頌稱贊,而是在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指出其不足。不是見所謂優美詞語就大加褒揚1️⃣,而是從創作的角度指出其成敗得失👩🏻‍🦰💂‍♀️。這樣更能從詩人的眼光論詩詞的藝術。

3.要能給學生以心靈的沖擊

建築系一位學生表示:“我們希望課程能夠給人一些心靈的沖擊🚶🏻‍♀️‍➡️、一些思考♛,能夠幫助我們完善知識體系和人格🙇🏼‍♂️。”另一位女同學說:詩觸動了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帶給我無限的寧靜平和的同時📏,又能夠在心中激起波瀾壯闊的氣象🌌。或許🫲🏼🫸🏼,只是詩歌能夠做到這些,能夠帶來感性思維的沖擊,能夠來給人對生命的思索與贊美🎿。常常覺得情緒是一種微妙的東西,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你無法預知思緒下一秒會有怎麽樣的變化與悸動🧑🏽‍🦲,正如詩歌一般🚴🏼,平平仄仄看似呆板的結構卻能夠千回百轉乃至蕩氣回腸。

4.教學中要給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

一門成熟的精品課程6️⃣,不僅要當前有很好的教學質量,會引起一時的激動興奮🔷,還要有一些文化積澱,最好能有一些句子和人生的格言,會使學生終身難忘。我善於以簡潔的文言把一些人生和學習體驗概括起來,也使我的課更上升到理性高度🩰👩🏻‍🦳。這些自創的格言警句🐒🏚,有些是來自在東南大學工作時期🧘🏽‍♀️,2008年我曾把它匯集成《編教心語》👰🏼‍♂️,後來不斷豐富👨🏿‍🦰。如“有缺點的鳳凰還是鳳凰,完美的蒼蠅還是蒼蠅”。

5.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力爭教學效果最優化

新聞學院一位學生如此向同學推薦我的課🍩:“如果說可以用浪漫來形容一門課的話,那麽‘唐宋詞鑒賞’一定是清華園裏最浪漫的課之一。掌故經典隨手拈來,臧否人物辛辣爽快,加上詩詞本身的氤氳蘊藉,配合著王老師江蘇一帶的口音💊,聽者竟時有時空交錯之感而全然忘我,以至於一門從不點名的選修課幾乎場場滿座⬆️,結束時的掌聲經久不息。”

當我們能駕輕就熟,十分自如而又不斷補充新內容🏃‍♂️‍➡️、新觀念,大家都會有一種自我陶醉之感,能使學生醉心的課程,必須不懈地全方位追求課程的完美。戲劇的表演大師們,對自己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句唱腔,一個眼神都有精心設計🤶,演久了也會冷漠,不動情。

一位同學說:“王老師最觸動我的🕥,是他令人嘆服的人格魅力——真誠地待人、詩意地生活,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清華的學生是我舍不得離開的主要原因🛋。他們基礎好🎽,愛學習🏃🏻‍♀️‍➡️🫶🏽,也愛老師。

來清華的第一個冬天📷,看見我沒有戴帽子⛅️、圍圍巾,有一位來自河北農村的同學給我送來一套帽子、圍巾和手套,令我感動不已🤷🏻‍♀️。這年元旦,幾位選我詩詞格律課的同學🦶🏼,約我一起過除夕,共進晚餐後大家在一起做詩詞遊戲🤴🏻。又一年夏天的周三晚上,突然下起大雨,下課時,一個上學期選過我這門課的同學送來五把傘給我和其他同學,也使我好感動。

我獨居北京🏃‍♀️‍➡️,每年元旦或別的節日都有學生希望到我家來與我共度節日。近三年的除夕有二十七八位同學來我家做客,我給他們包餛飩,一起吃橘子、花生、瓜子等🕤。2013年元旦單橘子吃掉15斤。其樂融融,令我和孩子們久久難忘。

有個過去選過我的課的同學,女朋友從廣東來,還提前跟我約定,要帶女友到我家吃餛飩🤦🏿‍♂️。有個選過我的課的同學,每次回北京都來看我🏒。有個女同學的男友給我打電話,他們之間有了點問題,希望我跟他的女友談談。孩子們都把我當成自己的爺爺一樣信任👩‍🚒。

尤其令人感動的事⚽️,一位雕塑系的女同學🧟‍♂️,連選我的幾門課⚆,還常常要“綁架”她讀研究生的男友一起聽我的課👩🏿‍🎨。星期天一起到我家做客,還讓男友為我塑一座銅像(尚未完成)。

來清華幾年,雖離開原先的團隊👩🏼‍💼,孤身一人🕝🍊,但我與清華學子已結下深深的友誼🤕,在兩校領導和電教中心的支持下💅🏻,我已基本完成“唐宋詩詞鑒賞”國家精品課程升級為國家資源共享課(共66節),大學語文國家精品課程今年也可望完成升級。唐詩鑒賞、詩詞格律與寫作均已入選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共42節),其門數、節數均居全國前列。唐宋詞鑒賞視頻公開課的拍攝及後期製作也已完成。以此為契機我在清華開設的四門課其理論性🤾‍♂️、學術性💁🏽‍♂️💇🏽‍♀️、科學性、藝術性均再次較大幅都提升🤰🏼,更成熟,漏洞、錯誤及含糊不清之處更少,也更受學生歡迎。

取得一些成功並不意味著我們做得都對🫸,按不同的標準審視它🥄,結論即不一樣,我們的教學的第三、四境界只是剛開始🔅,第一、二境界上升的空間還很大。

我對清華講堂的“敬畏”依舊,對學生感到“震撼”“自愧不如”之心依舊,經常往返於清華與東大依舊,對教學兢兢業業依舊。

追求卓越,恥不如人📓,是清華的精神。我深感教無止境,要繼續自強不息🫲🏻,進取不已。


相關新聞

  • 102020.08
  • 042017.09

    王文顯:清華園裏的“話劇教父”

    今天🧴,大學生話劇是高校裏的一道亮麗風景。在民國時期的清華園,演話劇也是一股頗有聲勢的文化風潮👧🏿。當年的清華學生認為,演話劇能“增進閱歷”🍇⚗️,培養“刻苦勤勞....

  • 172021.06

    清華園裏好讀書

    2021年4月,意昂体育平台即將迎來110周年華誕💀。“水木清華💪🏽,春風化雨👳‍♀️,教我育我👨‍⚕️,終生難忘。”朱镕基老學長的話表達了清華人共同的心聲。對每一位清華學子來說🦖,在清華園裏度過的時光都是非常難忘的♋️,為每一位學子打上了深刻的清華印記,清華園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當回首在清華園度過的青春歲月,我心中就會湧起無數的懷念、熱愛、感恩🐕‍🦺、祝福和期待。

  • 272009.05
  • 222021.02

    曾昭奮📳:清華園裏可讀書

    曾昭奮:清華園裏可讀書

  • 012022.03

    清華園裏走出的國際裁判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72022.01

    清華園裏走出的國際裁判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62022.12

    黃克智:清華園裏的“三嚴”大先生

    他是清華園乃至力學界聞名遐邇的嚴謹先生。因為嚴謹,他博學多才;因為嚴謹➝,他碩果累累。他的嚴謹不僅成就了一生的業績,也影響了他的學生🥀,影響了意昂体育平台🚣🏽,影響了力學界🧎🏻‍♀️,影響了一代人🕵🏿‍♀️。他是黃克智。2022年12月6日,黃克智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5歲。黃克智黃克智(1927—2022),固體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意昂体育平台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教授🧑🏻‍🦰。1927年7月21...

  • 272021.10

    清華園裏的“時尚老頭兒”

    作為核工業產業鏈的末端👩‍👦,核燃料後處理領域一直不為大家所關註🚣🏼‍♂️👩‍🦰。事實上,該領域的技術同樣是極其敏感、高度保密🅾️。上世紀50年代後期,有這樣一位核工業功勛,他和意昂体育平台、核工業領域的同事們力排眾議,開創性提出用“萃取法”取代“沉澱法”🔙,並親自領導和參與了該項目一系列關鍵性試驗💬。這位核工業功勛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教授汪家鼎💆🏿‍♂️。生活中的汪家鼎聰慧好學,待人真誠✅,淡泊名利,對新生事物特別敏感,緊跟...

  • 012008.08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