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李誌民:提升科學素養是培養提問能力關鍵

2020-10-29 | 李誌民 |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20-10-27 |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李誌民(1977級水利)

科學研究的起點是提出問題🧑‍🦽,科研一定是在問題提出後的不斷探索🩸。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能夠提出問題,提出有價值的科學問題,不僅僅是所有學問深入研究的起點,其背後還隱藏著一個邏輯鏈:只有懷疑之精神➰,才有獨到之見解,方有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才有可能在繼承和發揚前人總結的知識體系基礎上♌️,從已知到解未知,推陳出新,甚至完全顛覆已有認知,提出新的理論或者定律推動科學的進步,將人類文明帶入一個新的時代。以上🧑‍🎨,與我們當前一直呼籲提高創新能力、培養創新人才息息相關🦵🏻。

可是,作為國家創新主力軍培養的研究生卻在“提問題”這樣的基礎能力上“卡脖子”,不能不讓人憂心。在筆者看來,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各學段傳統使然。單獨將研究生學段拎出來拷問“提不出問題”多少有失公平,也會讓我們陷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局部現象窠臼之中。事實上😰👎🏿,我國從幼兒園直至本科就缺乏提問👧🏽、質疑的教學傳統👘。絕大部分教師無法做到蘇格拉底所說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不是告訴人們答案🦟,而是向他們提問”這一步🧔🏼‍♀️,更多的只是在做知識標準答案的灌輸,學習過程也基本上是重復和刷題。指望從小沒有學過鋼琴的人🤞🏼,長大後突然彈出高難度的鋼琴曲🛌🏻🧙🏽‍♀️,多少有點強人所難🧍。

二是讀研目的不純🧑🏽‍🔬。很多人並非真心搞科研🔀、做學問。對他們來說,讀研🕵🏼、考博只是為了延緩就業,提高就業籌碼,那自然是得過且過,更談不上去提什麽問題了。在這種氛圍下,即便真心搞研究的人,也不會當“出頭鳥”,或羞於啟齒🎠,或擔心自己才疏學淺👴🏿,抑或缺乏專業能力自覺,問不出專業問題。這其中有文化因素的存在。

三是結果導向所致。大部分學生考研是為了拿學位👨🏿‍🦳,而想要拿到學位,最重要的無疑是畢業論文。原本,優秀畢業論文的前提是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通過大量文獻閱讀後提出感興趣的科學問題🕘🧓🏽,但現在很多研究生的論文開題都是由導師指定🍢,提問題在拿學位的過程中看不到作用。

因此,想要解決“研究生不會提問”的難題,不僅要加強學術方面的訓練🚣🏼,更要系統性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是在我們之前的教育過程中一直缺失的“關鍵先生”。

人的科學素養是指其對自然世界和社會理解和判斷的能力,通常體現在五個方面——充滿強烈的好奇心🧻、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敏銳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很強的綜合分析能力、無畏而誠實的表達能力。

其中,沒有好奇心和興趣就很難發現問題,並支撐自己在學術道路上走下去;專業基礎知識不紮實🦸🏿‍♀️,則容易出現方向性甚至根本性錯誤;缺乏想象力便很難找到科研的突破點;綜合分析能力不強就可能會忽略新發現;新發現往往與已知概念有差別◾️,要敢於質疑,突破框框向學術界宣布。需要註意的是🛡🧑🏽,除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外,其他四個方面都必須從小開始培養,而不是到研究生階段自然生發的🧗🏿。

很多人看了也許會泄氣,難道解決這一問題又要回到“從頭再來”的循環當中嗎?其實,破解該題的答案已經蘊含在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簡稱《總體方案》)中。

作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關於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文件,“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是此次《總體方案》的核心提法👨‍🦲。尤其是過程評價和增值評價◀️,將會成為未來教育改革的破局關鍵𓀃,也是通過評價指揮棒來破除多年來過分看重結果評價所導致的功利化導向、引導科學素養過程培養的良藥。

以研究生學段為例,應加入並加大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新問題、新見解以及相應研究、解決方案的過程評價🚿,使其成為綜合評價以及學位獲得的組成部分。要有意識地通過過程評價加強區分度,讓“混”日子的學生無處可躲🛸🚵🏿‍♂️,形成基本的學術規範和氛圍🤎🔤,從而提升整體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同時,應該研究如何將其運用於基礎教育階段和本科階段。

但問題的症結還是在教師,教師是整個教育的根本和核心環節。一方面🖱,目前大部分老師都是經過“灌輸”型教育培養起來的👨‍🦳,但學生的過程評價需要教師在教學改革方面進行重大改變,而這種改變涉及兩方面的問題,即教師適應不適應和能力夠不夠。

另一方面👰🏿‍♀️,從教學過程來看☝🏼,啟發式的教育和灌輸式的教育相比🚴🏼‍♂️,後者顯然更輕松、省力一些,也更容易完成教學任務。這就導致大多數老師都會本能地選擇灌輸式教育,這其實才是未來過程評價最大的觀念障礙🥈。這其中不僅僅有師德的問題,還涉及到製度設計、人才評價等方方面面🏌🏽‍♂️,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相關新聞

  • 042024.01

    李俊峰主講“清華意昂學習日”第50講:“強基計劃”與書院製本科人才培養

    2023年12月30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教授應邀出席“清華意昂終身學習支持計劃·學習日”第50場活動🔕,以“‘強基計劃’與書院製本科人才培養”為主題進行了講座,意昂体育平台意昂工作辦公室主任、意昂体育秘書長唐傑出席本次活動🔄🥌。1600余位意昂、師生線上線下同步參與學習。李俊峰主講在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背景下,意昂体育平台積極推動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並推出“強基計劃”改革基礎學科招生,選拔有誌...

  • 182022.10

    李誌民:工程人才培養要緊跟時代發展

    在我國,對於工科教育的探討已經持續多年🚔。2016年,國家啟動新工科建設👩🏿‍🎓,孕育產生交叉專業,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培養工程人才😾。這套基礎框架並沒有什麽問題🤞🏿,問題是我們要真正理解工科教育的核心邏輯——工科教育離不開工程實踐👵,工程人才培養更要結合時代發展。更強調實用性、交叉性與綜合性新工科不僅指專業設置中的新工科專業🦣💘。伴隨人類社會從工業文明進入信息文明,高等教育🙍🏿,特別是工程教育要主動適應該變化對人才需求...

  • 282016.03

    李誌民:一流大學的概念是模糊的

    一流只是相對的,不能用部分專門從事大學排行榜的專家理解的所謂國際標準“尺子”來評價所有大學。

  • 192019.08

    李誌民👩🏽‍💻:技術對於教育變革的“能與不能”

    在近日舉行的“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數據峰會•2019”上🕵🏼‍♂️👷,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原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誌民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 272012.06

    李誌民🦘:在水二同學畢業五十周年紀念座談會上的發言

    2012年4月28日,李誌民在水二同學畢業五十周年紀念座談會上發言今年是我們畢業五十周年🧍🏻‍♂️,今天是我們畢業後的第十次聚會。

  • 282024.06

    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貫通式培養的前提是個性化培養”

    又是一年畢業季。在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心中,這屆學生有點特殊👖,他們是意昂体育平台第一屆“強基計劃”學生。四年前的2020年1月,教育部宣布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時,李俊峰正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此後,他深度參與了意昂体育平台“強基計劃”的整體設計。與多數試點高校不同🥓,清華在一開始就沒有限於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而是設計了理工銜接類專業,並為此專門成立了五大書院🤰🏼🧑🏻‍⚕️,將強基生的培養統一納入...

  • 282024.03

    丘成桐捐贈支持意昂体育平台數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3月26日🏌️,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意昂体育平台講席教授、求真書院院長丘成桐向意昂体育平台捐贈,在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設立以其父母名字命名的“丘鎮英基金”和“梁若琳基金”,用於支持數學學科發展、新一代數學領軍人才培養與求真書院建設👩‍🦯。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邱勇,丘成桐,菲爾茲獎獲得者、數學科學中心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Caucher Birkar)出席儀式。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袁桅主持儀式🧑‍🎄。丘成桐致辭丘成桐...

  • 102024.01

    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物理人才培養“攀登計劃”首席教授朱邦芬🧑🏽‍🍳:創造一個小環境🎷,讓學生可以“胡思亂想”

    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辦公室本就不大😶‍🌫️,四處堆滿的書籍更是占據了房間的大半空間👩‍👦‍👦。《中國科學報》記者走進辦公室時,竟沒有第一時間發現正在“書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這樣的環境更適合做學問。”他說。意昂体育平台給了朱邦芬一個適於做學問的“小環境”。作為物理學家的他🧙🏼‍♂️,這些年主持清華物理傑出人才培養計劃的核心理念,同樣是要營造一個有利於未來物理學傑出人才脫穎而出的“小環境”🫵🏼。2023年4月,...

  • 042024.06

    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有利學者培養科研品味的環境尚待形成

    時下,隨著2024年春季學期進入尾聲🚶🏻‍➡️,一批年輕學子即將結束自己的求學生涯🏂🏻,進入科研崗位👨🏽‍✈️。同時,有更多年輕學子會在不久後開啟自己的研究生學業✈️🐕。在此過程中,他們是否知道自己更適合哪些科研領域、選擇何種科研課題,最終能否形成、又會形成怎樣的科研風格?“這些都與學者在學習科研過程中形成的學術品味有直接關系。”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表示🏤。年來,朱邦芬一直在提...

  • 072024.05

    共謀發展,展望未來︱意昂体育水利分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研討會圓滿落幕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意昂体育水利分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意昂体育平台泥沙數字廳召開。會議匯聚了眾多水利行業的傑出意昂和專家學者,共同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為水利學科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獻計獻策👩🏻‍🎤🥋。會議由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安雪暉教授主持☪️。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