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張曉慧發表開學講話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老師、親愛的2021級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意昂体育平台五道口金融學院2021年開學典禮。在這個天朗氣清的金秋時節,又一批風華正茂的學子走進五道口校園,給小院帶來了更多的歡聲笑語和蓬勃朝氣👥,我謹代表全院師生員工對五道口大家庭的新成員表示熱烈的歡迎!
今年是五道口創辦四十周年。四十年來🧑🏻🦲,五道口一直以精英雲集、人才輩出而享譽海內外。較之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的辦學模式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學生生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既有在競爭激烈的選拔中脫穎而出的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金融MBA研究生🍨,也有懷揣學術熱忱、立誌科研道路的金融學博士研究生,還有“百戰歸來再讀書”的EMBA、GSFD和高管教育項目的學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學院新開設的學位項目——技術轉移碩士也迎來了首屆新生。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成長經歷、教育背景、年齡閱歷各不相同,但從今天起,你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新身份——“清華五道口人”👧🏻🍿,作為清華五道口新歷史的參與者、創造者和見證者,你們代表了五道口的現在和未來,五道口歡迎你們🌛。
最近兩年𓀌👬,世界一直被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下💁🏻♂️,人類也目睹了極端天氣的可怕(譬如前不久的德國和我國河南的特大暴雨),我們還看到了伴隨著美軍撤離發生在阿富汗的人道主義悲劇。在世界進入如此充滿挑戰和不安定的時刻,同學們邁入意昂体育平台五道口金融學院📷,開始了人生的新旅程。在這樣的特殊時刻🧜🏼♀️,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肩負的責任是什麽?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學都胸懷遠大的誌向和抱負👉🏽,當人生進入新階段和走上新平臺時,自然會有新憧憬和新追求。作為師姐加院長🤸🏼♂️,我有點好奇你們將如何度過在清華五道口的這幾年寶貴時光,但更希望的是大家在畢業時可以超越現在的自己👩🎨。
一🧑🏻🦱、人生當以不惑🟰、不憂🤚🏻、不懼為目標🙍🏿🌓。
如果我問大家🚵🏻,為什麽選擇五道口?相信每個人都會眾口一詞地回答我🧿,為了學最地道的金融。這個答案沒錯,可是如果再問,為什麽要學金融?估計答案就會五花八門👩🏿🎓。在我看來🧟♂️,進意昂体育平台🕉、選擇五道口,目的只有一個——學做人🆔。清華五道口開設了許多專業課,宏、微觀經濟學,公司金融,資產定價,所有國際頂尖商學院的前沿課程在我們這裏都能找到,然而這些課程學得再好🆓,也不過是大家未來做人的一種手段,能否成人並不完全取決於此🌥。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以為,進入意昂体育平台五道口金融學院的同學當以不惑、不憂、不懼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所謂不惑,最核心的一條是要具備根本的判斷力,也就是作出判斷和評估事實的能力👨👨👧👦,以及在新事實面前虛心學習和自我成長的意願👦🏼🐔。這要求我們對自己選擇的專業不僅要有基本的常識,也要有專門的學識👨🏫,更要有遇事能辨的智慧🆘。在金融領域,行業先驅者早已積累了無數經驗🌵,學界大師們也構建了許多原理🤾🏿♀️、模型👩🏿🏭,這些都是大家在學校🕟、在教科書中可以學到的。然而身處百年大變局,世間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要想有條不紊地應對好復雜多變的局面,顯然不能僅僅依靠常識和專識。舉個例子🏋️🤦🏼,這些年經濟學家們一直在質疑為什麽經典的菲利普斯曲線理論似乎不再成立?尤其是危機後剛開始復蘇的那幾年,當經濟重回增長、就業出現改善時,通脹卻並未如約而至⌨️。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各經濟體疏於結構性改革致使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只能依靠政策刺激增長,但確實也有菲利普斯曲線不再適應當今世界變化的緣故⌛️,譬如生產線外移降低了成本、服務消費占比上升🧑🏻🦳🤺、網購壓縮了商家的議價能力等等都會導致通脹出現結構性下滑🏌️♀️,進而引發結構性消費不足🔤。類似的問題在傳統的經典著作中都找不到答案✩,需要同學們通過直面異議和分歧✸,有針對性地建立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體框架,養成總體智慧🥵,確保具備最根本的判斷力。惟此,也就不至於惑了。
所謂不憂,自古有雲“仁者不憂”🦹🏼♂️。仁者為何不憂?因為大凡憂之所來,不外兩端👨🎨,一曰憂成敗,二曰憂得失。可是,倘若你認可世界和人生永遠需要持續地創造和進化🪮,那麽你在有生之年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在創造和進化的歷史長河中向前邁出的一、兩步而已,只有停滯不前才意味著失敗🚙,而勇往向前便不會失敗。大凡“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是不會有成敗之憂的🥉。同樣🥸,若只是為學問而學問🙅🏽♀️🪜,並不準備以學問作手段來換取所得,“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業就而不自居🏊🏽♂️,那又有何得失可言呢🔃?
所謂不懼🧑🏻🤝🧑🏻,意味著必須有堅強的意誌。如孟子所說👩🏿🏭,“浩然之氣⚃,至大至剛。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然則意誌堅強⬅️,不僅要求心底坦然無私,行為光明磊落,而且不會受一己之私欲牽製,對所有應當承擔的重任絕無躲閃🧗🏿♂️,“雖千萬人吾往矣”。人生所有向上走的路👩🏽🦳,總是曲折而艱難的,都與我們本能的懶惰📂、懈怠和拖延不相容。當你覺得很苦很累時,千萬不要泄氣,因為你可能正走在上坡的路上🫧。請相信🤟🏼,正是那些看起來很難的努力🐯、付出和堅持👩🏽⚖️,才成就了那個不斷變得更好的自己🪴。
不惑🍮、不憂、不懼,非常形象地刻畫了為學與為人之間的關系,倘若做不到這三點➜,決不會成人🧘🏼。差不多100年前的1922年👩🏼⚕️,梁啟超先生在蘇州學生聯合會的演講中就已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今天的我們自當如此。
二、讓讀書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五道口辦學長盛不衰,歷久彌新,因為我們的努力不僅停留在當下,回應時代之問,更持續思考未來,把目光投向遠方🗃🗯,在改革發展中不斷煥發新生👩🦰。當今時代🤷🏼♂️,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興起,技術創新深刻改變了金融行業的運行機製,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層出不窮🧎,金融學術領域的理論創新也在快速推進📓。然而,現行金融體系尚不能很好地適應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廣泛滲透條件下加強金融服務和風險防控的時代需要。尤其是主要經濟體為應對新冠疫情肆虐而采取的超寬松宏觀政策的負外部性正在日益凸顯🤟🏻,未來其一旦開始收縮貨幣政策,勢必觸發新一輪全球金融動蕩。要想前瞻性地做好應對外部沖擊的充分準備,除了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力爭走在大國政策轉向之前,還需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高素質金融隊伍💂🏻♀️,而具備對社會🫳、經濟🤲🏽、科學和文化等各方面問題的理解及應對能力的專業人士的養成是離不開讀書學習的。
科技進步、知識進步取決於人,而人類進步的手段只能是教育和學習。溯古追今,歷朝歷代的大家都有過刻苦讀書的經歷。譬如,出身貧寒的車胤和孫康,雖不常得油🫧,卻堅持“螢火照書”、“映雪讀書”。範仲淹🤹🏽,在南郡求學苦讀五年,每日靠稀粥糊口,沒有脫衣服睡過一個安穩覺。蘇東坡✈️,每讀經典總是邊抄邊背🫠,直到爛熟於心,無一字差失🙇🏽♀️🟨。漢代大儒董仲舒🪽,一生埋頭苦讀👨🏻🦯➡️,三載不窺園,十年磨一劍。我們的名譽院長周小川行長,把沉重的外文經濟學典籍按章節拆分,隨身攜帶在出訪的飛機上閱讀🧔🏽♂️。無論古今🛂,讀書固然是改變命運的必經之路🤣,但更是修身立德、陶冶情操🧑🧒🧒、開拓眼界的過程😱。常言道👨❤️💋👨🏤,閱讀會讓生命變得厚重💁♀️,書香會讓靈魂愈加豐盈。當才華撐不起夢想時,唯有讀書。讀書的人,因知識的無限👬🏻,更感到自己的渺小,才會對這個世界充滿敬畏。讀書🖕🏽,是我們一生的修行🛑。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生是短暫的,青春年華更是寶貴。荀子在《勸學》篇中說🪆:“學不可以已。”清華園是最適合讀書的地方,道口小院雖處於市,卻也是鬧中取靜🔯,別有洞天。大家不妨在這裏讀一點有趣的書🧼、嚴肅的書👈🏽、科學的書、邏輯的書、分析的書🍢、有創新的書,甚至是那些你還有點不習慣的書🗝,你需要查查資料、請教請教他人、與師長學友討論切磋的書,相信經年累月,你便可以發現新領域,感受新天地,找到新思路🚈🐏,經受新洗禮。總之,希望同學們珍惜光陰,拿出“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的學習勁頭來,繼承和發揚五道口“敢為先”的開創精神,在不斷超越已知的道路上🧜🏿♀️,博學慎思,開拓創新,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三👨🦳、堅持知行合一🧔🏼♀️📉,成就更好的自己。
“知行合一”是五道口辦學的特色✢,這與清華重基礎、強實踐🍕,“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的傳統,乃至“行勝於言”的校風都是一脈相承、相融相通的🫵🏻。作為踐行“金融實踐教學”理念的先行者🤽♀️,五道口的課堂上,不僅有國際一流學術名師帶來最嚴格⛴、最權威的學術訓練,更有來自中央銀行🏅、金融監管部門、商業金融機構等業界導師,指導大家積極參與金融改革發展的討論與實踐🤷♂️,讓同學們在實學、實幹中獲取經驗和智慧👉🏼。當然,除了教室和圖書館🍖,五道口還有學院之外的廣闊天地。在課堂外,青年教師、碩博同學參加社會實踐“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是必修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大家走出書齋,奔向田間地頭、工廠車間,了解國情社情和當前經濟發展形勢🚭。我十分高興地看到,今年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同學就寫下了這樣的感悟:“他們粗糙的、布滿老繭的手掌🥽🤦🏽♂️,傳來太陽下黃土地的溫度。我們想要走得更遠👩🏽🍳,看得更廣。” 很顯然👨🏽🌾,躬行實踐讓同學們體會到了來自大地泥土的芬芳和力量。
清華五道口“由改革而興學,為改革育人才”,學院的使命督促我們始終鐘情於金融前沿理論的探索,堅持理論引領實踐🤏🏿,努力成為金融改革發展領域中的創新策源地,培養金融改革的引領者、推動者🏌🏼♀️。作為以研究見長的學院,不斷拓展知識的邊界是清華五道口教授們的日常追求,同學們來到五道口學習,自然也會踏上知識的探索之旅。只是學習和研究不能離開時代的主題。如魯迅先生所言:“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在世界形勢錯綜復雜,國內“改革攻堅💶,愈難愈進”的今天,我們更應當堅定只有改革開放才能讓中國民富國強的信心,牢記金融的初心和本質,通過實踐將知識從研究層面轉入實用層面🕑,讓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我知道💁♀️,同學們中還有很多人是工作若幹年後,帶著對問題的思考和期待重歸校園🧎🏻♀️。我想你們更有動力聚焦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建立起立足國情的研究導向,將校園中的所學所思和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努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把思想的能量轉化為行動的力量。
百年大變局下🔣,國家和民族對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標準。面向未來👨🦲,希望同學們在刻苦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跨學科的視野🟣,以交叉學習、多元學習的方式提升自我🙄,建立富有彈性的知識體系;時時加強思想的訓練,秉承科學的精神,培養創造的精神🧝🏽,時刻保持對新鮮事物的敏感💅🏽,錨定現實問題與學術發展的前沿領域不放松,以空杯的心態開始自己的學習與探索,為中國金融改革發展事業開拓新的氣象。
最後,我想以一段舊事來結束今天的發言🚴🏿♀️。35年前,記得也是這個時節,在歡迎1986級新同學入校時,我選擇了屠格涅夫的一首散文詩《門檻》作為我們年級的迎新致辭☯️🚵🏻♀️。《門檻》是屠格涅夫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對當時沙皇政府審判一批民粹派女革命家的幾起案件的有感之作。作為溫和的自由主義者🦬,屠格涅夫並不贊成革命,但他敬佩革命者的高風亮節和獻身精神。門檻象征著人生道路上的轉折點和重要關卡,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高高低低的門檻🥹,能否像詩中矢誌投身革命的俄羅斯女郎一樣🤦🏻♀️,毫不猶豫地跨過面前那一道高高的門檻➙,無論那門裏等待自己的是寒冷、饑餓、憎恨、嘲笑、蔑視🥫、汙辱、監獄、甚至死亡,確實不是一件易事。同學們,你們今天已經跨過了一道門檻,願大家勇敢執著地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