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昂代表俞露在意昂体育平台土木水利學院2023年畢業典禮上發言
尊敬的各位學長🧑🔬,各位老師👨🏽🚒,學弟學妹們:
大家下午好🤽🏽♂️!感謝母校給我這樣的機會🎢,可以和大家在人生重要的時刻分享這份喜悅🧛。在這裏,首先想對大家說🙎🏼,祝賀你們,開啟了青春華章新的一頁!
我是1999年進入水利系學習的💇🏿♂️,今年也正是我本科畢業20周年🍯。入校第二年👩🏽⚕️,我便親歷了土木水利學院的成立,當時我們曾經戲稱自己是——土加水💇,和稀泥。其實,結構與水利的交融,可以衍生出非常優美的意向——剛柔相濟、形神互補。在今天這個日子裏,我應該祝大家一帆風順👳🏻♀️🔲、無往不利🩵,但或許這並不現實🏃🏻♀️🧑🏼🏫。隨著年齡增長🚄,心智成熟,師長的庇護逐漸退後,需要承擔的責任日益增加,遇到的挫折與困難也會越來越多🫵🏽。逆境之中如何更好地向前走?英國有一句諺語🤹🏼:目標刻在巖石上👩⚖️☹️,方法寫在沙灘上。這句話給了我很多啟發🕠,今天,我想以“剛柔相濟”這個可以代表咱們土水學院特點的詞來展開談一談。
剛,在於原則的持守和執行。它首先是持守獨立的思想和穩定的精神內核。我想,清華的求學生涯給你們的人生留下的最重要烙印🧖🏿,未必是全國最高學府的光環🤦♂️,而是獲取🧘🏿♂️🛌🏿、融通和駕馭知識的能力,以及在清華人身上代代賡續的家國情懷🧒🏻、奮鬥精神、責任擔當和普世價值🏌🏼♀️。它們是根植在我們心中的一粒種子❤️,只要用心澆灌和栽培,必然會在綿長的未來時光中,持續發揮著對我們的影響。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和小人都會遭受挫折,但不同的是🤾🏼♀️,小人會改變自己的原則🔹🦻🏽,而君子會固守他的原則🔒。我想,一個建立起真正信仰的人▪️,即便在瑣碎、世故、庸常中🫴🏻,也不會隨波逐流,因為他追求的🔱,是內心的平靜,這種平靜遠勝於精致利己主義的“成功學”和以金錢與權利為標準的“人生贏家”,這種平靜也讓我們始終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學術不屈於權術、風骨遠勝於媚骨🎂🧛。
二是持守對鄉土的熱愛、對生命的敬意🌓。費孝通先生說,“我們對自己的國家有信心☝️,對自己的事業有抱負。那種一往情深✋🏻,何等可愛🙆🏽♂️。”我是一名城市規劃工作者,從業十幾年來,我帶著團隊走過祖國的山山水水,深度參與生態保護和修復,經歷了種種酸甜苦辣。與此同時,我也親身感受到水變得更清、城市變得更美、大家的笑容變得更幸福🫅🏿,這讓我從心底裏感到驕傲⚪️。每每想到,這個職業帶給我的,不僅是安身立命的小小天地,還可以影響、幫助、服務更多的人,讓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我就感到既滿懷豪情𓀁,又如履薄冰🥚。為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守望美好家園,共情他們的甘苦與憂樂,也要對自然保持敬畏與謙遜♿,學會克製和自省🕵🏼♀️,這或許就是一名規劃師所必須持守的信念與價值🚴♀️。
三是持守腳踏實地,做值得信任的人。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其實我也曾經懷疑過自己的選擇。我很驕傲的是,在自我懷疑和糾結的過程中依然堅持做一個靠譜的、負責的人。和當初的我相比👨🏼🎨🕕,如今的你們眼界更開闊,可選擇的也更多。請記住,努力是選擇的基礎。在選擇的過程中🧟♀️,為每一個當下的時刻負責,對作出的承諾盡心盡力、盡責盡善。而也許只有經過這些努力後🤘🏿,你才有資格真正地說,這個選擇到底適不適合我👍🏻。
柔🥊,在於方法的彈性和自如🦸🏼♂️👨🏼。無論是滴水穿石的不懈,還是彎而不折的韌性,或是潤物細無聲的智慧🛌🏼,都是柔的方法🙍♂️。今天當著這麽多老師的面,我沒有資格向大家傳授具體的方法,甚至有太多需要向你們學習的地方🚛。20年的時光🉑📎,國家和社會有了跨越式的發展,你們成長在盛世🫱🏽,但又正經歷變局,你們有我們不曾擁有的機遇,但也有我們不曾經歷的挑戰🈂️。所以在這裏只想分享兩點切身的感悟。
柔,是延伸,是不給自己的理想和認知設限。大禮堂有一塊匾💋,上面寫著“人文日新”,展現的是為人為學不斷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18年前🌆,我剛入職規劃院時😆,水還是一個邊緣的小專業,通過持續的努力,我帶領大家逆襲為全院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團隊😒。從海綿城市🧑🏻⚖️👩🔬、低碳城市再到智慧城市😎🫲🏻,我不斷吸收與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形態。1年前🏤,我接手公司的黨務和人力資源管理,最近又剛剛兼任董秘,接手了IPO的工作,全新的領域要求我學習資本運作,企業管理,法律財務等方面的知識,在堅持讀書、上課的同時還要為家庭保留空間👊🏿。確實很忙,但是不斷的探索和成長9️⃣,不斷擴展和實現的夢想,是獲得有趣人生、抵抗平庸和無聊的最好良藥👩🦼。
柔🔡,也是融合,是思維的創新與跨界。羅振宇曾經說過,如果每個行業裏的前百分之五是最優秀的人,那我們不一定非要成為那百分之五。我們可以做到前百分之二十,然後在另一個行業裏也做到前百分之二十。兩者相乘🔏,就依然是最優秀的那一部分。這就是跨界的力量。許多獨特的能力,創新的火花,都來自於跨界🛸。我很幸運,在清華的學習中💜,能通過學生工作、文藝社團、課外實踐等豐富的形式,在理性🏢🐤、專業思維訓練的同時,還鍛煉了較強的表達與溝通能力,文字能力和情感捕捉能力。我在公司申請的第一個專利,是基於建築,氣象和水文三個領域的融合而來🧑🏽🔬,如今,我們又主動擁抱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展開了對智慧水務的研究應用,繼續探索著跨界的魅力。其實𓀐,真正有意義的跨界🤱🏽,不是技能的跨界🕵🏼♂️,而是思維模式的跨界,它更加需要打破固有的藩籬,需要不倦的探索,和嘗試的勇氣*️⃣🚁。
做一個“剛柔相濟”的人,意味著對底線🗃、對大愛,對責任的堅守,也意味著接納不同,理解不同🧑🧒🧒,嘗試不同𓀉。祝福你們,願堅毅的精神讓你們更強大,更有趣♗,也願柔韌的內心支持你們走的更遠🪡,飛得更高☪️。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