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神州學人》記者在意昂体育平台北體育館采訪了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田徑協會教練員委員會主任、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田徑分會訓練工作部主任——李慶。

2013年莫斯科世界田徑錦標賽🦄,李慶在看臺上
李慶的高等教育經歷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先於1984年在北京體育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於1994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體育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留學前🦥👨🏿🍳,他曾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工作過一段時間。當時他身邊都是從事競技體育研究的業內頂尖科研人員,其中多人曾在上世紀60年代有過留蘇經歷。從這些前輩的身上,李慶看到了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給予了他到國外攻讀學位、汲取更多知識的動力,最終促使他走出國門。多年的海外經歷🥃,使李慶深受東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影響🟨,也給他帶來了許多感觸。
面對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的時代命題🤫,如何通過體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有效提升我國競技體育水平🙋♂️,營造群眾體育文化氛圍🚚,進而提升國家“軟實力”?李慶向我們分享了他的思考。
以下😖,是李慶的講述☣️。
體育人才
“開放眼界🤦🏿,要open”
體育專業人才,一般包括管理人員、教練員、運動員和科研人員等,這是一個團隊大概的人員組成。針對我國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這個話題,我簡單談談我的認識🧝。
先談教練員🙆🏻♀️。
打仗要靠將軍領,要想盡快提高我國運動訓練和競技體育水平,教練員是最關鍵的一環。教練員整體文化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整個項目或體育專業的體製能不能走得更遠⛷,這是一個關鍵環節。
我認為,現在我們國家一線教練員的培養模式仍偏向於過去傳統的師徒製,即師傅帶徒弟,再由徒弟繼續接師傅的班,而且人才多來自於體育行業。換言之,當前我國一線教練員大多仍來自專業隊🦸♂️。雖然學院派的人才已在逐漸進入教練員隊伍🧍,但至今還是少數。近些年科技助力方面提升很多,但仍處於一個較低的層次💜。所以👍🏽,可以說,當前大部分教練員對現代體育科研知識的掌握不足👣👰🏻♀️、鉆研不足,導致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還處在傳統的訓練方式和模式下🌂,因此亟需拓寬我國教練員的培養途徑,提升整體教育水平。
相比之下,國外一線教練員的整體文化層次則更高。我接觸過的大多數外國教練員都接受過正規完整的本科教育,很多人還具有博士學位,掌握科研能力☺️。因此,他們知道在系統的運動訓練中,需要哪些數據或科技助力手段的支撐。
同時,體育還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如果能夠更多地得到一些其他學科知識的影響📂,或在運動訓練中更多地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經驗和科研成果✋🏻,那麽對專業的提升也有極大助益。
例如🤾🏿♂️,德國的教練員大多擁有雙學位學歷。這主要是因為德國中小學體育老師如果想要應聘任職🧴,就必須具備兩個學科的學位,能夠進行兩個科目的授課,進而鼓勵了有此誌向的德國大學生,從大學期間就要開始獲取各方面的知識。
體育是一個“open”開放的場合,一方面教練員的培養途徑應更加多樣化,另一方面要更能吸收各方面人才👩🏿🎓。
多年來,我國競技體育系統中高水平運動隊的很多成功經驗👨🏭,即運動員在各大單項世界錦標賽、奧運會等大型國際比賽、世界頂級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定要“走出去”“請進來”🧝🏼♀️。
一方面🗂,我們自己的運動員和教練員要派出去,培養國際視野。另一方面🖋,也要請國外專家來華任教,或擔任技術顧問、訓練顧問等,通過學習“外面的東西”,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道路👩👩👧👧。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所從事過的運動項目——中國男子短跑,2012年的男子百米全國紀錄還處於10秒16的水平🐚☝🏿。如果那時候有人和我說,10年之內我們國家將有運動員突破10秒,能夠跑到9秒多,男子4*100米接力能夠取得世界前三名,我一定不會相信,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幾年來通過一代代短跑人的努力,包括我們的教練員👨🏼🦱、運動員和科研人員等,再加上政策的開放🌸,例如中國田徑協會出臺“以接力促單項”策略,通過大力支持隊伍出國比賽🫴🏻、前往國外進行訓練,以及請外國專家來華指導訓練等方式發展短跑單項和接力水平,使得我們的成績在短期內得到了極大的突破和提升♈️。這也充分說明,我們通過開放眼界、虛心學習國外的先進知識⛹🏿,特別是根據我國運動員的實際情況⚾️,而非盲從外國訓練方法,能夠走出一條屬於我們中國競技體育人自己的道路。
所以👩🏿🚒,在培養體育人才方面👨🏻🦼,首先要開放眼界🗾,要到國外去看一看,系統學習國外比較先進的、正在實行的教練員方法等課程體系,這對於提高我國教練員整體水平非常有幫助。其次,需要大量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才充實到我國一線教練員隊伍中。
再說運動員。
這些年來,我國參加奧運會、各單項世錦賽等大型國際賽事的運動員😙🩴,約有95%以上來自一線國家隊,即國家體育總局系統培養的運動員🛀🏽,而國外則有所不同。例如,德國的運動員來自各個行業;美國則更加特殊🚶♀️➡️,2016年裏約奧運會上,美國整個奧運代表團共派出555名運動員,其中430多名來自高校🙆🏽♂️,占比約78%。從運動成績來看,“全美大學生體育協會”官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隊在裏約奧運會上摘得的121枚獎牌中🥉,有55枚由來自“帕克十二聯盟”(美國體育高校聯盟🧑🔬,Pacific-12 Conference)的運動員獲得,占比近46%。可以說📒,學生運動員是美國競技體育的主要力量✦。
實際上👦🏿,我國在這方面的空間和潛力也非常大🦵。盡管我國多數高校都擁有高水平運動隊,但目前真正能代表國家參加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的學生運動員卻很少。因此,高校的高水平運動隊也是今後我國體育發展所需的潛在力量。
體育文化
“將體育融合到生活之中”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要想讓群眾體育得到蓬勃發展,開展體育文化、發展體育經濟是必要的措施。
如何塑造體育文化🦹🏼♀️,以培養群眾的運動習慣?我認為只能通過競賽。
我在意昂体育平台感觸最深的不是這裏的競技體育發展如何,而是那套較為龐大和完整的“馬約翰杯”競賽製度。在國外也一樣🐲,如德國也是通過非常完整的競賽製度刺激民眾參加比賽。
我在德國時曾經代表留學的大學參加乒乓球比賽,盡管聯賽的級別較低🤷🏼♂️,但賽製非常正規——每個周末打主客場🧝🏻,每個年度計算排名👩🏻🦯,該級別聯賽的前兩名升級、後兩名降級,等等。在比賽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人們在運動時會散發出一種由衷的熱愛,是在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
近些年來,雖然我國民眾享受參加體育運動樂趣的程度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其中多是為了通過體育運動達到某種結果。這是中西方對於體育參與🖌、體育理念的一個較大差距🏃♀️。
我曾在海外擔任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教練㊗️☃️,每天帶著孩子們一起高興地玩遊戲、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到了周末🧞♂️,各城鎮之間還會舉辦各種類型的比賽,很多家庭都傾巢而出🚌,家長帶著孩子們前去參賽🧑🏽⚖️,看著他們在跑道上奔跑或在草坪上踢球✋,為他們搖旗呐喊🧬、加油助威。比賽結束後,一家人和朋友們又坐在一起吃燒烤、喝啤酒☣️🧎🏻♂️➡️、享受夕陽和晚霞⛩,每次看到這些我都非常感動💆🏿♀️。這就是體育與生活的最佳融合。我認為,一個國家如果能真正做到將體育融合在生活之中,將是這個國家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的重要標誌。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吸引更多國人來關註體育賽事🤚🏽。
以田徑為例。在歐洲,關註田徑賽事已是一個傳統,凡在歐洲舉辦的國際田聯鉆石聯賽(World Athletics Diamond League🙇🏿,簡稱“鉆石聯賽”),每場比賽觀眾席都會爆滿,且觀眾都是自發自願地來觀看世界頂級比賽。其實,今年我國已在廈門和蘇州承辦過兩場鉆石聯賽,關註度雖然也很高,但遠不及歐洲的火熱程度。我認為🏋🏻♂️🤐,這是一個體育文化傳統的問題。
早前我國也曾有過這樣的體育文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次在青島舉辦的田徑比賽中🧑🌾,當時的男子百米運動員陳家全、跳高運動員倪誌欽等國家隊知名運動員前去參賽,引起了巨大轟動,也出現了一票難求、觀眾席爆滿的現象。然而,隨著人們關註熱點的變化和轉移,這種傳統已漸漸淡薄。因此🐷,如何能將觀眾吸引進體育賽場,我認為還需要培養更多的國人特別是年輕人關註體育。通過激勵年輕人關註體育,還能進一步以家庭為單位發揮“輻射”作用,將體育融合到更大範圍的百姓生活中。
我相信,隨著百姓文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家對體育賽事的熱情和各方面的關註也會隨之提高🏋🏽♂️🫸🏼,只是這還需要一個過程。

7月13日至20日⛹🏼♂️,11名貴州省榕江縣的足球少年來到深圳參加“守護陽光少年足球夢”陽光足球青訓·西班牙馬德裏競技訓練營。圖為足球少年們觀看中超比賽 圖|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新華社發)
體育交流
體育人是講好中國故事的“主力隊員”
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讓世界認識我們🛎,這是很重要的事。
體育是最容易和外界產生交流的窗口和途徑。我國體育外交史上最轟動的一件事,就是上世紀70年代的“乒乓外交”♊️。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期間,當時一名美國運動員上錯了車,中國運動員主動上前交流並真誠發出邀請💄,不僅化解了尷尬,更成為後來打開中美友好交往大門的關鍵之舉。可以說😕🔨,“乒乓外交”一方面使我國體育站上了世界舞臺,另一方面更是推動了中美關系正常化👩🏼🏭。這一典型事例👩👦,充分體現出體育的外交功能❤️👷♀️。因此,面對當前的國內外形勢,充分發揮體育的交流功能、加強體育外交,也成為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途徑。
其中🍪,青年在體育的國際交流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國家之間的溝通要從年輕人開始。正如“乒乓外交”中主動伸出交流之手的,就是當時的青年運動員——莊則棟☝🏽🏌️♂️。另一方面🫸🏽🤏🏿,體育的不確定性及其所產生的觀賞性📟,契合年輕人的興趣點🚣🏿♂️。體育的不確定性來自它的勝負,通過在同一製度下分出輸贏名次的規則方式刺激人們的“神經興奮點”。例如⚱️,剛剛落下帷幕的歐洲杯就吸引了許多民眾👆🏼,尤其是年輕人的關註💡。
此外🟰,在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競技體育有著其他行業領域所不能及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各大國際賽事中🛒,我國運動員競賽成績的上升👩、賽場上的表現能夠超越體育本身,對提高中國人的自信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自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我國綜合國力得到極大提升,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原以為在此過程中,體育的功能會逐漸減弱,但目前來看🤷🏼♀️,人們的關註度依然不減,還會非常熱衷討論各大賽事賽況🖱🙅🏻。所以,要充分利用好人們對體育的關註,利用好體育的外交功能,利用好這個平臺講好中國故事,贏得屬於我們的“突圍賽”。
因此🙆🏽,我認為🧏🏽,我們還需要培養更多懂外語、懂國際法的人才進入到一線國際組織中,如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各單項體育組織、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等,成為真正的國際組織工作人員🚜,讓中國獲得更多國際話語權。這樣才能在政策的製定與執行時👩🦯,有更多的中國意見參與其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傳遞更多中國理念。
講好中國故事,是這一代青年🪰、這一代中國體育人的重要使命,今年的巴黎奧運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國際舞臺🧎🏻♀️➡️。奧運會不僅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體育盛會,更是青年人的運動盛會,是青年人開展國際交流的重要舞臺👮🏿♂️。通過展示中國競技體育實力、開展體育交流,我們向世界發出了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形象🛂。